王郎与我能无愁,客中放棹寻清秋。
清秋了知在何许,且远城市辞歌讴。
胥江水洗天宇净,片帆轻驶如星流。
横塘西去见山影,苍翠豁露霜烟收。
楞伽灵岩两迎揖,此中安得无夷犹。
湖光一曲萦我舟,与子呼酒相劝酬,以湖为酒恣拍浮。
须臾湖月忽晃漾,照映天上白玉楼。
须眉萧飒风飕飕,飘然疑坠海外洲。
却视人世真蜉蝣,我已一身随落叶,子亦一官成赘疣。
不见吴越俱荒邱,鱼城酒城何处求,伍胥种蠡同浮沤。
惟有石湖湖上月,曾照石湖居士游。
西施溪畔馀温柔,坐中微笑寒花羞。
子既醉矣我未休,回帆挝急不可留。
夙昔中秋有此不,令我却忆西湖头。
《中秋与南村泛舟石湖望月》:中秋赏月的诗情画意
王郎与我无忧愁,客中放棹寻清秋。这句诗描绘了作者在中秋节这天,独自一人站在船头,感受着秋日的清爽和宁静。”客中”二字透露出他虽身处异地,却也能体会到中秋之夜的别样风情。
“清秋了知在何许,且远城市辞歌讴。”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清秋季节的喜爱。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思考和反省的时刻。在这样一个时刻,远离城市的喧嚣,远离世俗的纷扰,只有自然的声音陪伴着他,让他感受到了一种超脱和宁静。
胥江水洗天宇净,片帆轻驶如星流。这一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清澈的河水洗净了天空的尘埃,一片小小的帆船在河面上轻轻滑行,仿佛星星点点。这种美景让诗人感到心旷神怡,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美好起来。
“楞伽灵岩两迎揖,此中安得无夷犹。”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美。他认为,只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人们才能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这里的“楞伽灵岩”可能是诗人在某个地方看到的美丽景色,也可能是他心中的一处净土。他在这里迎接每一个美好的瞬间,享受着自然的馈赠。
“湖光一曲萦我舟,与子呼酒相劝酬”,这句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饮的情景。他们坐在船上,欣赏着湖面的风光,举杯畅饮,相互劝酒,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快乐时光。
“须臾湖月忽晃漾,照映天上白玉楼。”这句诗描绘了湖面月光下的美景。月光洒在湖面上,形成一片明亮的光海,与天空中的明月交相辉映,仿佛整个天空都被点亮了。这种美景让诗人不禁想起了古人所描绘的那些美丽的月亮景象。
“须眉萧飒风飕飕,飘然疑坠海外洲。”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风的感受。风吹过湖面,带来阵阵凉意,让人感觉到大自然的力量。同时,诗人也联想到了自己曾经经历过的风雨,那些如同坠落海外的往事,让他更加珍惜眼前的平静和美好。
“却视人世真蜉蝣,我已一身随落叶,子亦一官成赘疣。”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他感叹自己的一生就像一只蜉蝣,短暂而渺小;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已经年近半百,但仍然未能摆脱世俗的束缚和官场的烦恼。这种感慨让诗人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时光,同时也提醒他要更加努力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不见吴越俱荒邱,鱼城酒城何处求,伍胥种蠡同浮沤。”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回忆。他回忆起了古代吴国的灭亡和越国的崛起,以及伍子胥和文种的故事。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让诗人深感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无常。
“惟有石湖湖上月,曾照石湖居士游。”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石湖月色的赞美。他认为石湖的月色是最美的,它见证了石湖居士的生活和成长。这种美好的景色让诗人感到心醉神迷,仿佛自己也成为了这片土地上的一部分。
“西施溪畔馀温柔,坐中微笑寒花羞。”这句诗描绘了西施溪畔的美丽景色和诗人的心情。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的出现总是让人感到惊艳和心动。而在石湖边,西施溪畔的景色更是美不胜收,令人陶醉。诗人坐在其中,微笑着看着周围的景色,仿佛也被这份美丽所感染。
“子既醉矣我未休,回帆挝急不可留。”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的不舍之情。他的朋友已经喝得醉醺醺的,但他自己却还没有醉。他不想因为自己的不醉而耽误了朋友的欢乐时光,所以只好匆忙地收拾行李,准备回家。
“夙昔中秋有此不,令我却忆西湖头。”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他在中秋之夜,想起了过去曾经去过的西湖,想起了那里的美景和往事。这种怀旧的情感让诗人感到无比的温暖和幸福。
赵执信的《中秋与南村泛舟石湖望月》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美丽景色,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表达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生活和历史的深深感慨。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艺术魅力,让人在赏月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