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石湖气澄澈,惟照碧山与明月。
今日石湖势纷纶,长篙短楫多于人。
我过横塘沽斗酒,欲与凫鸥作重九。
中流且去恣逍遥,月来人散湖萧萧。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内容,并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艺术手法。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九日石湖”是第一联,写诗人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来到石湖。首句“前日石湖气澄澈”,“气澄澈”,是说天气晴朗无云;“惟照碧山与明月”,只有青山、明月相映。“澄澈”“碧山”“明月”三字连用,写出了湖天景色之明净,也表现出诗人的欣喜之情。“今日石湖势纷纶”,意思是:今天石湖上船来船往,络绎不绝。诗人从“澄澈”转到“纷纶”,表现了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沧桑、人事易变的感慨。“长篙短楫多于人”是第二句,意思是:撑着篙子、划着桨儿的人特别多。“长篙短楫”指撑篙的、摇桨的舟人。这两句写诗人所见之景,表现了节日里人们欢游赏景的情景,也暗示了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第三句“我过横塘沽斗酒”,是说自己到横塘去买酒。“横塘”,地名,在今浙江嘉兴县西南。第四句“欲与凫鸥作重九”,意思是:想与野鸭鸥鸟一起欢度重阳佳节。“凫鸥”,即野鸭和鸥鸟。这里指野鸭和鸥鸟,因为重阳时节,野鸭和鸥鸟都成双成对地飞舞。“作重九”,指与野鸭、鸥鸟同乐。

第五句“中流且去恣逍遥”,意思是:在水流中间任意飘荡。“中流”,指河流中心处,水势最急的地方。诗人以“逍遥”二字表现自己的心情,同时也表明了自己不拘形迹的性格。第六句“月来人散湖萧萧”,意思是:月光照下来后,人们纷纷离去,湖面显得空旷萧条。“萧萧”,形容声音清冷凄厉。这一句既是实景描写,也是虚景描写,既写了诗人眼中的景象,也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最后两句为尾句,意思是:月亮出来了,人们都走了,湖面上显得空旷萧条。“纵使”“萧萧”二字点出此时已是傍晚时分(因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诗人的兴致很高。然而,随着天色渐晚,人也渐渐稀少。“纵使”二字流露出诗人的遗憾和惋惜之情。“纵使”二字既写出了诗人对美景的惜别之情,又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萧萧”二字则描绘了诗人面对空寂的湖面时的感受和心理活动,同时也烘托出了凄凉孤寂的氛围。

【赏析】

这是一首七律。此诗是诗人游览石湖时所作。诗人先写过去,接着写现在,再写未来,由近及远,层次分明,结构严谨。首联紧扣题目“九日”,以时间顺序写出石湖往日之澄澈、今日之纷纶,表现了时间推移带来的变化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抒发了诗人对世事沧桑的感慨。颔联写诗人所见之景,表现了节日里人们欢游赏景的情景,也暗示了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颈联写诗人在石湖游玩,欲与野鸭、鸥鸟共度重阳佳节,表现了一种超然世外、自由闲适的心态。尾联写诗人面对空旷的湖面,不禁发出“纵使”的慨叹,流露出诗人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惋惜之情。

此诗语言平易流畅,意境开阔,情景交融,构思巧妙,堪称咏物佳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