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辞灌婴城,今陟梅鋗岭。
朝光未放叠嶂开,一碧微茫千丈影。
前行冈阜纷藉重,林间石磴垂虚空。
缘壁直上虫脉脉,出峡欲落云容容。
独立天风一回首,古来地势东南走。
中原山岳莽纵横,海徼川原吞八九。
莫言形胜关兴亡,秦人当年此启疆。
祖龙自用千军守,故吏翻称五世王。
陆生行处馀幽赏,伏波定后多来往。
无雁能裁迁客悲,重关不隔降王长。
汉文皇帝一缄书,神武千秋总不如。
君不见南征多少熊虎将,岭头却祀张丞相。
度大庾岭咏古
赏析宋之问《度大庾岭》诗境
- 诗词原文
昨辞灌婴城,今陟梅鋗岭。
朝光未放叠嶂开,一碧微茫千丈影。
前行冈阜纷藉重,林间石磴垂虚空。
缘壁直上虫脉脉,出峡欲落云容容。
独立天风一回首,古来地势东南走。
中原山岳莽纵横,海徼川原吞八九。
莫言形胜关兴亡,秦人当年此启疆。
祖龙自用千军守,故吏翻称五世王。
陆生行处馀幽赏,伏波定后多来往。
无雁能裁迁客悲,重关不隔降王长。
汉文皇帝一缄书,神武千秋总不如。
君不见南征多少熊虎将,岭头却祀张丞相。
- 注释与译文
- 昨日辞别灌婴城(地名),今日攀登至梅花岭。
- 早晨阳光还未照耀,层峦叠嶂逐渐开启,一片清澈的绿色映入眼帘,高耸入云的山影若隐若现。
- 前方的山岗起伏,重叠重叠,林木间的石级垂下虚无空间。
- 沿着峭壁直上,可见虫洞般的石缝,从峡谷中望去,云彩似乎要降落下来。
- 独自站在高处,回望过去,自古以来地势都朝向东南方向延伸。
- 中原地区山峦起伏、河流纵横,海界和陆地交错融合,形成一片辽阔的景象。
- 不要认为只有地势优越的地区才会发生战争或政权的更迭,秦始皇当年在这里开辟疆域。
- 祖龙(秦始皇)自己使用千军队守护此地,所以过去的官吏也称赞他拥有五世王的统治。
- 陆生曾游览过的地点仍然令人感到幽静和欣赏,伏波将军平定叛乱后,多次前来访问。
- 没有飞雁能够裁剪出迁徙者的哀愁,重重关卡不会隔断投降后的王侯们的自由。
- 汉文帝皇帝曾经写下一封信,虽然神明威武的岁月无法超越。
- 赏析
-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在大庾岭上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贬谪生活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怀念。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同时也揭示了历史的变迁和人物的命运。
- 诗中的“停轺一望家”(停下车马远望家乡)一句,表现了诗人在离开故乡时对家人的深深思念。这种思念之情不仅体现在对故乡山川的留恋上,还体现在对家乡亲人的牵挂上。
- 诗人在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容词,如“鸿雁谋何苦,熊罴气转深”,这些形象生动的描绘使整首诗富有画面感和情感深度,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故乡的眷恋。
- 诗中的“独立天风一回首”一句,展现了诗人面对壮丽山河时的豪迈情怀和坚定信念。这种豪情壮志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人格魅力,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 历史背景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宋之问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所作,他在途经大庾岭时感叹人生路遥且艰险,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命运的感慨。
- 大庾岭位于中国广东省东北部,是南北地理分界线之一,历史上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里的地理位置对于国家的安全和边疆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 宋之问作为唐朝初年的重要诗人之一,其诗歌在当时具有很高的地位和影响力。他的诗歌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还展现了唐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文化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