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车如乘船,却顾失船尾。
倦马一声嘶,双轮碾寒水。
帷裳动郭索,容盖入渺弥。
仆夫挥长鞭,岂有楫可理。
中流纵邅回,弥望出涯涘。
绝胜系瓠樽,拍浮不自止。
濠鱼乐独知,海鳖笑无已。
借使求三山,安能泛万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送李端》。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部分:乘车渡巨洋水(首四句)
注释1: 巨,大。
译文1: 乘坐车辆渡过大海。
第二部分:倦马一声嘶(第五、六句)
注释2: 倦,劳累。
译文2: 疲倦的马匹发出嘶鸣声。
第三部分:帷裳动郭索(第七、八句)
注释3: 帷裳,车帷幕。
译文3: 车幔随风摆动。
注释4: 郭索,古代车轮上的辐条。
译文4: 车轮在寒水中碾过。
第四部分:仆夫挥长鞭(第九至十句)
注释5: 仆夫,仆人。
译文5: 仆人挥舞着长长的鞭子。
注释6: 楫,船桨。
译文6: 难道有船桨可以划动?
第五部分:中流纵邅回(第十一至十二句)
注释7: 中流,江中。
译文7: 在江中放纵地徘徊。
注释8: 邅回,来回移动。
译文8: 放眼望去,只见江水尽头。
第六部分:绝胜系瓠樽(第十三至十四句)
注释9: 瓠樽,一种无盖的大酒樽。
译文9: 比之系舟于瓠樽更为美妙。
第七部分:拍浮不自止(第十五、十六句)
译文10: 在水中游泳时,无法停止游玩。
第八部分:濠鱼乐独知(第十七至十八句)
注释11: 濠,护城河。
译文11: 护城河里的鱼儿只知道自己快乐。
第九部分:海鳖笑无已(第十九至二十句)
注释12: 海鳖,指巨大的鳖。
译文12: 海鳖总是笑着没有停息。
第十部分:借使求三山(第二十一至二十二句)
注释13: 三山,道教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译文13: 如果能够寻求到三座仙山。
第十一部分:安能泛万里(第二十三、二十四句)
译文14: 哪里能够泛行万里。
结语:
- 赏析1: 整首诗以“乘舟”起兴,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旅途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的感慨。通过对比“舟”与“车”、“楫”与“鞭”,强调了人在逆境中的挣扎与无奈。诗中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倦马嘶鸣、车帷飘动、车轮碾压等情景,展现了旅途中的艰辛与不易。然而,诗人并未因此而气馁,反而以乐观的态度面对困境,表达了对生活的热情与执着追求。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于未知世界的向往与好奇,以及对神仙境界的憧憬与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而深沉,意境深远而开阔,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