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思在何许,三江连五湖。
远追䲭夷步,近慕烟波徒。
当时泛舟浮家处,至今惟有雁鹜鸣相呼。
沉沉千寻渊,下有如山鱼。
春风艳桃李,吹落不须臾。
浮云蔽天白日暗,逝川长此东南输。
局蹐复局蹐,不如刺船径去偕妻孥。

【注释】

所思:所怀念的人。在何许:在什么地方。三江连五湖:指长江、汉水和济水、汝水、淮水等四条江河,以及太湖、鄱阳湖等五个湖泊。三江,指长江、汉水、济水;五湖,指太湖与余下的四个湖泊。䲭夷(túyí):一种水鸟。步:行走。近慕烟波徒:形容对烟雾弥漫的水面很向往。泛舟浮家处:泛舟,即乘船。浮家,游动不定。家,这里指家乡。雁鹜(wù),雁鸟名。相呼:互相应和。沉沉:深广的样子。千寻渊:深不可测的深渊。如山鱼:像山峰一样的大鱼。桃李:桃花和李花。春风艳:春风吹拂鲜艳的花朵。不须臾:片刻之间。局蹐(jíbì):因恐惧而拘束不自如。刺船:用长矛刺杀的船。径:直通。偕妻孥:妻子和儿女。偕,同往。

【译文】

思念的人在什么地方?三条江河连着五个湖泊。

远追䲭夷走,近羡烟波徒。

当时泛舟漂家的处,至今只有雁鹜鸣相呼。

深深的深渊下,有如山的鱼。

春风中艳丽的桃花李花,一吹就落,不需片刻。

浮云遮蔽了天日,太阳被云遮住,时间流逝得太快,只能向南向东漂流。

惶恐不安地又惶恐不安地,不如直接用长矛刺杀的船去陪伴妻儿老小。

【赏析】

《遣怀》诗组是诗人晚年的作品,表现了他对现实政治生活失望后的精神苦闷和彷徨感伤。

此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以景衬情,情景交融。首联“所思在何许”是发端之语,点明题旨。颔联两句写诗人的所思之所向。诗人在回忆过去时,首先想到了自己当年泛舟江湖的生活:“三江连五湖”。这是诗人的游历生涯,也是他一生最可留恋的回忆。“三江”指长江、汉水和济水、汝水、淮水等四条江河,以及太湖和余下的四个湖泊。这四条江河,都是中国境内的大河,分别由黄河注入长江,形成浩渺的水网。诗人当年曾沿着这样的水网,从家乡出发,一直到达江南的吴越地区。“三江连五湖”,正是说诗人当年泛舟江湖的大致范围。“远追䲭夷步”一句写诗人在想象中追寻过去的情景:“䲭夷”是一种水鸟,形似鸳鸯,但比鸳鸯小得多,羽毛洁白,喜欢栖息在江湖中。《列子·黄帝篇》:“江水逆流,数至九江九湾,……其下多金玉,其上多青碧,其树常春,其草常鲜,其兽好静,故其鸟鸟翼皆很大。”诗人追忆当时的游历生活,正是指的这种情形。“䲭夷步”就是这种水鸟在水中悠闲自在地步行的样子。诗人追念过去,自然也想到自己如今的处境:“近慕烟波徒”。这四句写景,总揽了诗人过去泛舟江湖的一段经历,是全诗的起兴部分。

接下来四句,诗人转入抒情,写自己在现实中的处境。“当时泛舟浮家处,至今惟有雁鹜鸣相呼。”这二句是说:当时我泛舟江湖的时候,曾经漂泊在各地,而今只有雁鸭在鸣叫相呼唤了。这两句中包含着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复杂的思想感情。“当时泛舟浮家处”,写诗人过去生活的踪迹,“至今惟有雁鹜鸣相呼”,写诗人现在的处境。诗人在回忆中,感到无限感慨,于是发出了这样的叹息:“当时泛舟浮家处”,“至今惟有雁鹜鸣相呼”。“浮家”指随水漂流,没有固定的居止。这两句是说:我当年泛舟江湖的时候,曾经漂泊在各地,而今却只有雁鸭在鸣叫相呼唤了。诗人通过“当时”与“如今”的对比,写出了人生的变化和自己的处境之不同。“惟有”二字写出了诗人对这种变化的感慨。雁鸭虽然能够发出鸣叫声,但是它们发出的鸣叫声与人类的语言毕竟有所不同,因此“相呼”并不能表达诗人的哀叹之情。这两句诗,既写了过去,也表达了现在的感叹。

最后四句是诗人的感慨之情。“沉沉千寻渊,下有如山鱼。”这两句写诗人看到深渊中的鱼类之多,由此想到自己的身世之孤寂。“沉沉”指深邃广大。“千寻渊”,古人认为深不见底的渊水为千寻,这里指深渊。“如山鱼”,比喻自己处境之孤独。“下有”二字写出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感叹和悲叹。“下”字既指出了深渊之深,又写出了自己孤独无依的处境。“如山鱼”,既写出了鱼群之多,同时又暗喻了自己的孤立无援。这两句中既有对现实的感叹,又有对人生的思考。“春风艳桃李,吹落不须臾。”这两句是说:春天的桃花开得如此艳丽,它只是被一阵春风吹落而已;自己的处境也是如此,只是暂时而已。诗人在感叹自己的身世之孤寂的同时,又对人生发出了深刻的思考:人生短暂,如同春天的桃花一样,只是暂时而已,一切都会随着时间而消逝。“浮云蔽天白日暗,逝川长此东南输。”这两句写诗人看到天空中飘浮的白云遮住了太阳,使太阳失去了光辉;时间也在不停地流逝,永远向东南方向奔流而去。这两句话既是对眼前景象的描绘,又是对人生哲理的抒发。诗人看到天空中的浮云遮住了太阳,使阳光失去光辉,于是发出了感慨:“逝川长此东南方输。”诗人看到时间在不停地流逝,永远向东南方向奔流而去,于是发出了感慨:“浮云蔽天白日暗”。这几句写景,不仅描绘了眼前的景色,而且抒发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世事的无奈之情。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作品之一,表现了他对现实生活失望之后的精神苦闷和彷徨感伤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