聒聒哥哥,南北之人,语音不同。
似蝉翼流嘶,未登月令,沙溪振翅,不入豳风。
腹乃幡然,背尤盎尔,长脚还堪比相公。
马头上、有半鞍明月,声在其中。
秋来紫豆花丛,挂纸阁、芦帘铁马东。
向壶腹藏身,请君入瓮,瓜瓤作饷,为尔开笼。
蟋蟀窥状,斯螽动股,借乱军声十二峰。
抛残体、任蚁穿鸡啄,化作沙虫。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辛稼轩的《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全词借咏蟋蟀自喻,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以及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以下是逐句翻译:
聒聒哥哥,南北之人,语音不同。
形容蟋蟀叫声嘈杂,就像哥哥在说话一样。
似蝉翼流嘶,未登月令,沙溪振翅,不入豳风。
像蝉一样的薄翼声嘶力竭,但还未登上月宫,只能在沙溪里振翅高飞,却无法进入文王时期的豳地(今陕西彬县)。
腹乃幡然,背尤盎尔,长脚还堪比相公。
腹部突然改变方向,背部依然平坦,长腿甚至能与宰相相比。
马头上、有半鞍明月,声在其中。
马头上有一半像月牙形的鞍子,声音在里面。
秋来紫豆花丛,挂纸阁、芦帘铁马东。
秋天来到紫豆花丛中,挂在纸糊的屋架上,芦帘铁门向东。
向壶腹藏身,请君入瓮,瓜瓤作饷,为尔开笼。
像壶肚那样藏身,请君入瓮中,瓜瓤作为食物,为尔开笼子让它们出来。
蟋蟀窥状,斯螽动股,借乱军声十二峰。
蟋蟀观察形势,斯螽鼓动大腿,借着混乱的军声,发出十二山峰般的声音。
抛残体、任蚁穿鸡啄,化作沙虫。
丢弃残骸,任由蚂蚁穿啄,最终化作沙虫。
赏析:
这首词通过咏蟋蟀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以及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开头两句以蟋蟀为喻,描述了蟋蟀的叫声和行为,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助。中间三句进一步描绘了蟋蟀的形象和状态,表现出作者对蟋蟀的观察和思考。最后两句则以蟋蟀的命运为引子,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命运的担忧以及对个人遭遇的感慨。整首词语言生动形象,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