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棹迎霜拂晓开,非关乘兴访疏梅。
断云叫彻玉龙哀。
鸡酒有情应恋此,湖山如梦可重来。
陇泉幽咽语初回。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成大在乙卯冬日,即宋理宗宝佑二年(1225年)冬天与同僚抱朴一起乘船过湖,到耕民殡宫祭奠时所作。全诗如下:

一棹迎霜拂晓开,非关乘兴访疏梅。
断云叫彻玉龙哀。
鸡酒有情应恋此,湖山如梦可重来。
陇泉幽咽语初回。

【注释】

  1. 一棹(zhào):指一叶小船。
  2. 迎霜:迎着早晨的霜气。
  3. 拂晓:天刚亮的时候。
  4. 非关:不是出于我的意愿。
  5. 乘兴:出于兴致。
  6. 访疏梅:去访问梅花。
  7. 断云:被风吹散的云。
  8. 玉龙:形容雪白如玉,此处比喻雪花飘落的样子。
  9. 鸡酒:这里指酒和鸡肉。
  10. 有情:有感情。
  11. 陇泉:地名,位于今甘肃陇西县一带。
  12. 幽咽(yè):声音低沉而缓慢。
  13. 语初回:声音开始变得悠扬。

【译文】
一叶小船迎着晨霜在破晓时分启程,并非出于我的愿望去探访那疏落的梅花。
风把断续的云彩吹散了,仿佛玉龙在低泣。
我带着酒意,对这风景充满了情感,它值得留恋;但山水之间如梦境般变幻,我们还可以再次归来。
陇上的泉水在清晨显得更加幽静,水声开始变得悠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早晨的景象,诗人乘坐小舟,迎着晨曦出发,不是为了寻找梅花,而是带着对自然之美的感慨之情。诗中用“一棹”开头,营造了一种轻盈而宁静的氛围,展现了诗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

首句“一棹迎霜拂晓开”,通过“迎霜”暗示了季节的寒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欣赏和赞美。接下来的两句“非关乘兴访疏梅,断云叫彻玉龙哀”,则是对前句的进一步解释和展开。诗人并没有特意去寻找梅花,而是因旅途中的景致而感到愉悦。这里的“断云叫彻玉龙哀”形象地描绘了雪花飘落的场景,给人以美感的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凄凉的情感。

第三句“鸡酒有情应恋此,湖山如梦可重来”,则是诗人对这种美景的深刻感悟。他不仅为眼前的景色所感动,更对这份美景怀有深深的留恋之情。同时,他也意识到这一切如梦一般短暂,提醒自己要珍惜当下的时光。

最后两句“陇泉幽咽语初回”,则将视角转移到了陇上,那里的泉水在清晨显得更加幽静,水声开始变得悠扬。这是对整首诗的一个完美收尾,同时也是对整个旅行经历的回味和总结。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它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世界和审美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