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暝笼寒,卷帘迟、寂寞收灯风雨。
芳游谩数,不是近来心绪。
梅钿杏粉,渐看到、柳枝眉妩。
空自把、花恼何郎,引得翠乡愁聚。
茸窗旧时眠处,爱浓熏宝屑,闲歌金缕。
龙香麝纸,记与细翻笙谱。
梨云梦暖,甚容易、燕莺娇妒。
谁更在、丝障银屏,醉听俊语。
【注释】
轻暝笼寒:轻淡的云霭笼罩着春寒。暝:傍晚。
卷帘迟、寂寞收灯风雨:天晚,收起窗户。
梅钿杏粉,渐看到、柳枝眉妩:梅花的妆饰像花钿(一种古代妇女头上的装饰),杏花的胭脂也渐渐显得红润,柳枝上新长出的芽叶好像美女的眉毛一样妩媚。
空自把、花恼何郎,引得翠乡愁聚:徒然惹怒了何郎(何逊)的娇妻(即南朝梁诗人何逊之妻刘氏,字蕙兰)。
茸窗旧时眠处,爱浓熏宝屑(香炉中燃烧香料),闲歌金缕(指笙歌):旧日睡觉用的床铺,被香炉里燃烧的香料熏得暖融融的;闲时唱起笙歌来。
龙香麝纸,记与细翻笙谱:用龙脑香和麝香熏过的纸,记得曾经仔细翻阅过笙谱。
梨云梦暖,甚容易、燕莺娇妒:就像梦中的梨花云彩那样温柔,很容易受到燕莺的娇妒。
谁更在、丝障银屏,醉听俊语:还有谁能再像屏风上的美人那样美丽呢?
【赏析】
此词是一首咏物词,以梅花为题,借梅花来抒发自己的感慨。
上阕先写梅。“轻暝笼寒,卷帘迟、寂寞收灯风雨”三句,写梅在风雪交加之夜开放的情景。“笼寒”,笼罩寒冷。“收灯”,点明是在夜晚。“寂寞”,“寂寞地开放”,是说梅花虽然孤寂,但却能傲霜斗雪,不畏严寒开放。“芳游谩数,不是近来心绪”。这两句写对梅花的喜爱之情。“芳游”,“美好的游玩”,这里指赏梅;“谩数”,白白地数落,白白地观赏,“心绪”,心情。“不是近前来的心绪”,是说梅花虽好,但并非因近前来才喜欢。“梅钿杏粉,渐看到、柳枝眉妩”,这两句描写的是梅、杏、柳三种植物的形态,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梅钿”、“杏粉”,形容花瓣的色泽。“柳枝眉妩”,形容柳枝婀娜多姿的姿态。这三句写的都是春天的景象。
下阕主要写自己。“空自把、花恼何郎,引得翠乡愁聚”。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梅花虽然美,却惹来了何郎的愁绪。“空自”,白白地;“恼”,惹恼的意思。“何郎”,指何逊。他妻子叫刘氏,字蕙兰;何逊的妻子叫何氏,字思道。“何郎”在这里是指何逊的妻子,因为何逊有《赠妇》诗:“如何爱双髻?待君理罗衣。”这里的“何郎”是比喻,意谓自己因怜花而惹来愁怨。“茸窗旧时眠处,爱浓熏宝屑,闲歌金缕”。“茸窗”,竹木编的窗户。“宝屑”,珍贵的香粉。“闲歌金缕”,“金缕”,即金丝织成的音乐用具——笙,笙歌是高雅的乐事。这三句的意思是:当年我常常在这样的房间内安眠,那时房间里充满了浓郁的香气,经常吹奏金线编成的笙歌。“龙香麝纸”,形容房间里的香气。“龙香”、“麝纸”,都是贵重的香料。“记与细翻笙谱”,意思是我还记得过去曾仔细翻阅过这些珍贵的乐器和乐谱。“梨云梦暖,甚容易、燕莺娇妒”。“梨云梦暖”,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色。“甚容易”、“燕莺”,燕子莺鸟,指春天的景物或景象。这两句意思是:春天的美好景色很容易让人产生爱慕之情,很容易招来燕子和黄莺这样的小鸟。这两句是写春天的美丽景象,同时也是作者内心的感受。最后三句是写自己的处境。“谁更在、丝障银屏,醉听俊语”。“丝障银屏”,丝网制成的屏风,用来遮挡视线。“醉听俊语”,喝醉酒听人说话。这三句的意思是:又有谁能够像屏风前的美人那样美丽?“丝障银屏”中的美人,暗指闺房中的女眷。“醉听俊语”,是说沉醉在美妙的音乐之中。这几句的意思是说:又有谁能够像屏风前的美人那样美丽?自己只能在醉酒之中倾听那些优美的音乐和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