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海停歌山罢舞,芙蓉猎猎鲤鱼风。
璇台战鼓惊朱鹭,瑶席新香割绿熊。
魂魄黯依秦凤辇,圣明终属晋鲛宫。
景阳楼下胭脂水,神岳秋毫事不同。

赏析:

这首诗是庚子年(1760年)秋天,诗人王聘三和李亦元、王世俊等人在小海亭聚会时创作的。诗中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世事无常的感慨。

首先看题目中的“庚子落叶词同李亦元王聘三作”一句。这里提到了庚子年,而庚子年正是清朝的一个年份,所以这可以理解为诗人在某个特定时间与李亦元、王世俊等人一同创作了这首词。而“落叶词”则暗示了这是一个秋天的时节,因为树叶在秋天会飘落。

我们来看诗句:“小海停歌山罢舞,芙蓉猎猎鲤鱼风。”这是第一句。这句话描述了一种宁静的景象,人们在小海亭停下歌声,山也停止了舞蹈。这里的“芙蓉”指的是荷花,而“猎猎”形容风声,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同时,这句话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喜悦。

再看第二句:“璇台战鼓惊朱鹭,瑶席新香割绿熊。”这里的“璇台”可能是指一个高耸入云的建筑物或山峰,而“战鼓惊朱鹭”则描绘了一个动听的场景:战鼓的声音惊动了栖息在璇台附近的朱鹭。这里的“瑶席新香割绿熊”则是说,宴会上弥漫着芳香,让人垂涎欲滴。

然后看第三句:“魂魄黯依秦凤辇,圣明终属晋鲛宫。”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魂魄黯依秦凤辇”意味着诗人的灵魂仿佛被秦朝的皇帝所吸引,而“圣明终属晋鲛宫”则是说晋朝的皇帝最终成为了一位英明的君主。

最后看第四句:“景阳楼下胭脂水,神岳秋毫事不同。”这里的“景阳楼下胭脂水”描绘了一座楼的景色,而“神岳秋毫事不同”则表示这些景色与神岳的秋天完全不同。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历史变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飞逝的感叹和对未来的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