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谢月亏风景灭,高楼犹得暂经过。
十年瀛海偶诗句,五夜潞河闻棹歌。
明镜非台思旧侣,洞房如海惨惊波。
记来絷马垂杨下,绝代佳人拥佩珂。

潞河即事

在潞河上作。潞河,流经北京市南的一条河流。

花谢月亏风景灭,高楼犹得暂经过。

鲜花凋谢月亮黯淡了,景色消失高楼还经过。

十年瀛海偶诗句,五夜潞河闻棹歌。

在十年前偶然写下诗句,在五更时听到潞河上的歌声。

明镜非台思旧侣,洞房如海惨惊波。

明亮的镜子不是思念旧友的地方,洞房如海让人惊恐不安。

记来絷马垂杨下,绝代佳人拥佩珂。

记得那时在垂柳树下勒住马缰,一个绝色美女抱着佩玉走来。

注释:

①潞河:今北京通县与天津宝坻之间的一条河。

②瀛海:指渤海,也泛指京城一带水乡风光。

③“花”二句:《太平御览》卷一百九十三引《古今乐录》:“梁元帝自制新曲,名 《子夜四时歌》,其序云:‘春光淑景时,春心荡漾时,夏光炎赫时,秋光凄清时,冬光严凝时。’。”

④“十年”二句:意谓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时光太短。瀛海:指京城一带水乡风光。偶:偶尔,偶然。

⑤“明镜”二句:意谓诗人怀念旧日的朋友,如同明镜不能照见旧友,而洞房之中又充满恐怖和不祥之气。

⑥“记来”二句:意谓诗人曾在马场柳荫下系马时,曾见到那位绝色美女,而今却已不见踪影。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客居蓟州(今天津市蓟县)时,是一首咏古抒怀之作。

“花谢月亏风景灭,高楼犹得暂经过。”这两句诗以“花”、“月”、“楼”三个意象起兴。花谢、月亏、风景灭,是说物象的衰败、景物的凋零,而高楼仍然能暂时地经过,表明诗人尽管身在异地,仍然关心着故国风物。

“十年瀛海偶诗句,五夜潞河闻棹歌。”这两句诗以“瀛洲”、“潞河”两个意象起兴。十年的时间过去了,诗人曾经在瀛海之地(京城一带水乡风光)吟咏过诗篇;五更时分,也曾在潞河之上听到船夫的歌声。这里既表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情,也表现了他在异域的孤独寂寞之感。

“明镜非台思旧侣,洞房如海惨惊波。”这两句诗以“明镜”、“洞房”两个意象起兴。诗人思念旧友之情如明镜般难以消除,而在幽暗的洞房中又充满着恐惧不安的情绪。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旧日朋友的思念之情,也表现了他在异域的孤独无助之感。

“记来絷马垂杨下,绝代佳人拥佩珂。”这两句诗以“垂杨”、“珮珂”两个意象起兴。诗人曾经在垂柳之下勒住马缰绳,那绝代佳人手持玉佩走来。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与旧友重逢的欢乐心情,也表现了他在异域的孤独无助之感。

全诗通过咏古抒怀,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情以及他在异域的孤独无助之感。同时,诗歌的意象选择和意象组合也十分恰当,既有物象的描写,也有情感的抒发;既有对旧日朋友的回忆,也有对异域生活的经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