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武民权皆戏论,干戈不到乃金汤。
必求黔首饶生计,莫厌胡雏满洛阳。
大起工场销土货,力争传教许通商。
祇今第一筹边策,非止关怀为梓桑。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题干要求逐句解读诗歌。最后结合注解和赏析作答。

“国武民权皆戏论,干戈不到乃金汤。”“国武”指国家武力;“民权”指民众权利;“戏论”意为开玩笑地议论;“干戈”是古代的兵器,泛指战争;“金汤”是指坚固的城池。意思是说国家武力强大,民众权利得到保障,而战争没有发生,这样才是真正的国家安全。

“必求黔首饶生计,莫厌胡雏满洛阳。”“黔首”即百姓,这里指百姓;“胡雏”是古时对匈奴人的一种称呼,也指汉人;“满洛阳”是说洛阳城到处都住满了这些汉族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定要让百姓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不要再讨厌那些在洛阳城到处居住的胡人了。

“大起工场销土货,力争传教许通商。”“大起工场”指的是大规模的工厂;“销土货”指销售本地产品;“力争传教许通商“是说努力开展宗教活动,允许外国商人到中国经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大力发展工业,销售本地产品,积极发展外贸,努力开展宗教活动,允许外国商人来中国经商。

“祇今第一筹边策,非止关怀为梓桑。”这句中“祇今”指现在;“筹边”指谋划边防;“策”是策略;“关心”指关注;“梓桑”指树木,比喻国家。意思是说现在最重要的边防策略,不仅仅是关注国家的安全。

【答案】

①国武:国家武力,指国家的军事力量;②民权:民众权利,指国家的民主制度;③干戈:武器,指战争;④金汤:坚

固的城池,指国家的安全;⑤黔首:百姓,指普通人民;⑥胡雏:指匈奴人或汉人等外国人;⑦大起工场:大规模工厂

,指发展工商业;⑧销土货:销售本地产品;⑨争传教:争取开展宗教活动,允许外国人到中国传教;⑩通商:通

过贸易进行经济交流。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光绪三十三年(1907)任山东登州文登县知县期间所作,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军事、政治、经济发展

以及对外关系的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