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迹空留永和帖,不陪金粟葬昭陵。
诸城墨妙夸前辈,江左风流有献徵。
美女临妆胜曼睩,仙人啸树见飞升。
危涂日暮孤筇短,始信嵷隆未易登。

临诸城相国书

胜迹空留永和帖,不陪金粟葬昭陵。

诸城墨妙夸前辈,江左风流有献徵。

美女临妆胜曼睩,仙人啸树见飞升。

危涂日暮孤筇短,始信嵷隆未易登。

注释:

临诸城:指的是临桂(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这个地方。相国书:指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集序》,是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所书写的一篇序文。

胜迹空留:这里指王羲之留下的《兰亭集序》等胜迹,已经无法再欣赏了。

金粟山:位于江苏省无锡市西南郊,山上有金粟寺,为江南名刹之一。昭陵:即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东北45公里处的昭陵北麓。

诸城墨妙:指王献之书法作品《中秋帖》。夸前辈:称赞前人的成就。

江左风流:泛指南朝时期的文化成就。献征:指谢安等人多次被朝廷征召,参与政事。

美女临妆:形容女子化妆后更加美丽动人。曼睩:形容眼睛明亮有神。

仙人啸树:形容仙人在树上长啸。飞升:指仙人升天而去。

危涂:险峻的道路。筇(qióng):竹制的手杖。嵷隆:高山。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他通过赞美王羲之、王献之等人的书法艺术,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诗的前两句主要描述了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及其影响。王羲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临桂这个地方则是王羲之的故乡,因此被称为“胜迹”。然而,现在只能看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等作品,无法再欣赏到这些胜迹了。这不禁让人感叹时光荏苒,世事沧桑。

接下来的两句则是对王献之的赞美。王献之的书法同样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尤其是他的《中秋帖》。谢安等人多次被朝廷征召,参与政事,他们的文化成就在当时也是无人能及的。然而,这些辉煌的成就已经成为了过去,只能在历史中寻找它们的踪迹。

诗的后两句则转向了对现实社会的思考。诗人认为,现在的人们已经忘记了古代的文化成就,只知道追求眼前的利益。美女们化着浓妆,却不如古代的美人更有韵味;仙人们在树上长啸,却不如古代的人更有才情。这是因为他们没有去欣赏古代的文化,也没有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境界。最后一句更是直接点出了诗人的心声——只有攀登高峰,才能看清世界的真面目。

这首诗通过对王羲之、王献之等人的赞美,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之情;通过对现实社会的反思,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这种情感既包含了对过去的怀念,也包含了对未来的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