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山秀气降银池,锡我贤王天纵姿。
齿胄虎闱年最少,飞文熊轼笔尤奇。
弱龄已荷麒麟赐,雅志相期鸿鹄知。
四十年来忠孝誉,至今无改旧风仪。
【注释】
上颂醇亲王庚寅七月 一:指乾隆四十年(1775年),即乾隆皇帝八十寿辰之月。
歧山:在今陕西凤翔县东南,南接秦岭。
银池:指温泉。
锡:赐给。
贤王:对亲王的尊称。
齿胄虎闱:齿胄,指门阀、出身。虎闱,指翰林院。虎闱,古代以虎为瑞,科举考试时,士人应试,须束角冠于头上,形似虎头;又因殿试在太和殿举行,故称“虎闱”。
飞文熊轼:形容文笔飞扬,才华横溢。熊轼,古代帝王的车饰,这里指车驾。
弱龄:幼年。
麒麟:古代传说中的瑞兽,这里指祥瑞之兆。
雅志相期:有高雅之志,互相期许。相期,期许。
鸿鹄:传说中天鹅的一种,这里比喻高洁的人。
旧风仪:指过去的良好风范。
赏析:
这首诗是颂扬清朝醇亲王的一次祝寿之作。作者在诗中称赞醇亲王天资聪慧,文武双全,早年就受到皇帝的赏识,并得到皇帝的赏赐。他从小就有高尚的志向,希望像鸿鹄一样高飞远举,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四十年来,他一直忠诚于国家,孝敬父母,赢得了良好的声誉。然而,他的美德和才能并没有因此而改变,仍然是人们心中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