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凫创国青天外,金马祠神绛节高。
旧德文翁曾化俗,故人瞿鹊尚持牦。
三年建礼欢娱并,连日东门饯送劳。
同会霓裳尽高梱,羡君真梦赫连刀。

【注释】

青天:指蜀地。鱼凫(fú):古国名,周代分封于蜀。金马:汉代祠名,在成都。瞿鹊:传说中的西王母侍者。牦:牦牛。同会:一同赴宴。赫连刀:《列子.黄帝》中说:“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黄蛇,乘两龙”,是古代神话中的“帝”的形象,这里指帝王。

【译文】

蜀地自古以来就是鱼凫国的故地,如今高高耸立着的金马祠庙里的神灵也显得格外高大。

文翁曾化俗成风,使蜀地变得文明起来;瞿鹊手持牦牛尾装饰的牦牛旗,威武庄严地来到建宁迎接使者。

三年来,建宁和成都之间,欢声笑语、歌声酒曲不绝于耳;饯别宴会连续几天,送行者都十分劳苦。

我们一同赴宴,尽兴欢唱《霓裳羽衣舞》,你真像梦中见到的那位威风凛凛的赫连大王啊!

【赏析】

诗题下原注:时徐研夫举进士及第,典试四川。

首联点出蜀地自古为鱼凫国之地,并写今之金马祠庙。“青天外”,即指蜀地。此句言蜀地自古就是鱼凫国的故地。鱼凫国,周代封国。据《水经注》载,鱼凫国都在蜀郡青衣县(今四川省彭山东北)。鱼凫王与李冰治水有关,李冰死后,鱼凫王之子李胡继位。《太平寰宇记》说,“鱼凫后,其民渐以剑南为名。”后来,汉初,蜀郡又封赵充国为侯,赵充国死后,其子赵广汉承袭侯位。《华阳国志.蜀志》说:“赵广汉者,赵充国之后也。”据此,鱼凫王及其后人,先后统治了蜀国三百多年。而鱼凫王及其后代的统治之地,就称为“青天外”。这一句既说明鱼凫国的历史久远,也暗含诗人对蜀地的深厚感情。

颔联写文翁化俗之事。文翁,西汉时期蜀郡守官,他治理西南夷有功,被朝廷任为蜀郡太守。文翁在蜀期间,大力教化百姓,推行“宽政”“缓刑”的政策,废除烦琐的徭役法度。他亲自教育子弟,鼓励民间讲学,还修建石室藏书,开馆授徒,培养人才。他的政绩卓著,深得人民爱戴。因此,人们称他为“文翁”,并把鱼凫王的故土命名为“文君乡”,以纪念文翁的贡献。这一联写文翁化俗之事时,用典贴切,意蕴丰富。

颈联写送别徐研夫的情景。徐研夫是当时的名士。据史书记载,徐研夫曾做过成都令,很有政绩和才能。他在成都期间,深受百姓的爱戴和尊重。他为人正直,办事公道,深得民心。当时蜀地的风俗淳朴,社会秩序安定,人们生活安宁,这些成就都离不开徐研夫的努力。因此,徐研夫在成都任职时,深受百姓欢迎。这两句写徐研夫在建宁任职时的情况,突出了他为人正直、办事公道的特点。

尾联写送别徐研夫的情景以及自己的心情。“三年”二句,写三年之内,建宁和成都之间的欢歌笑语、歌声酒曲不绝于耳;饯别宴会连续几天,送行者都十分劳苦。这两句写出了送别的场面热闹而热烈。“同会”三句,写今日送别徐研夫之际,大家尽情欢乐,一起唱《霓裳羽衣舞》。“羡君”,羡慕你。“真梦”,真像梦境一般。“赫连刀”,即“赫连铁”,传说中一种锋利无比的宝刀。这一句说徐研夫真像梦中见到的赫连大王一样英武。诗人在送别徐研夫之际,心情激动,感慨万千。这一句写出了诗人对徐研夫的赞美之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鱼凫国的历史变迁、文翁化俗、徐研夫治蜀的政绩以及徐研夫在建宁任职时的情景等历史事件,展现了蜀地的辉煌历史和文化传统。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徐研夫的敬仰之情和对蜀地的眷恋之情。全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