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巉岩、一道泻春泉,中有古苔香。
傍皴痕湿处,烟分杂树,雨渍疏篁。
人外除将清籁,白石语苍凉。
方信如如悟,参透空王。
回首归田吴下,叹零星剩稿,冷落荒庄。
只溪头润绿,曾照薜萝裳。
恁淋漓、墨壶轻洒,荡寒云、尺幅黯潇湘。
还知否、如今桃坞,尽是斜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大千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如下:
看巉岩、一道泻春泉,中有古苔香。
傍皴痕湿处,烟分杂树,雨渍疏篁。
人外除将清籁,白石语苍凉。
方信如如悟,参透空王。
回首归田吴下,叹零星剩稿,冷落荒庄。
只溪头润绿,曾照薜萝裳。
恁淋漓、墨壶轻洒,荡寒云、尺幅黯潇湘。
还知否、如今桃坞,尽是斜阳。
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第一联:“看巉岩、一道泻春泉,中有古苔香。”
这一句描写了一幅春天的山水画卷,山岩险峻,泉水流淌,古苔散发出迷人的香气。
第二联:“傍皴痕湿处,烟分杂树,雨渍疏篁。”
描述了山岩上因雨水而湿润,使得原本干燥的树枝和竹子也被滋润,仿佛融入了大自然的怀抱中。
第三联:“人外除将清籁,白石语苍凉。”
这里提到除了人声,还能听到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水声等,这些声音给人一种苍凉之感,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痕迹。
第四联:“方信如如悟,参透空王。”
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佛教哲学的领悟,认为只有真正了解空性,才能真正领悟到佛教的核心教义。
第五联:“回首归田吴下,叹零星剩稿,冷落荒庄。”
作者回忆起自己在吴地的田园生活,感叹那些散落的诗稿已经变得零散而无人问津,自己的家园也变得冷清而荒凉。
第六联:“只溪头润绿,曾照薜萝裳。”
这一句描述了溪边的景色,绿色的溪水中映照着薜萝草的影子,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
第七联:“恁淋漓、墨壶轻洒,荡寒云、尺幅黯潇湘。”
这一句描绘了作者泼墨挥毫的情景,墨水洒在纸上,形成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一种清凉的气息。
第八联:“还知否、如今桃坞,尽是斜阳。”
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现在桃树下只剩下斜阳,一切都显得那么凄凉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