暝云低,凉雨骤,碧落挂龙尾。
飒飒吹来,琴上海涛沸。
不知深院通潮,一湾流出,犹浸到、亚阑花底。
正吟倚。
溪童贳酒才归,洗盏绿浮蚁。
浅酌高歌,都为遣愁计。
是谁下了湘帘,早开新霁,又听取、暮蝉嘶起。

【注释】暝云:指天色昏暗。龙尾:形容雨势很大,如龙的尾巴一般。飒飒:形容风声、雷声等的声音。亚阑(yān lán):水名,这里泛指小溪。

【赏析】

此词作于宋理宗淳祐五年(1245)春。当时作者在临安任太学正。这首词写暮春时节的景致,表现词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和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全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上片写景从低垂的暝云、骤起的凉雨、碧空高挂的长龙尾,到飒飒的风雨声、琴弦间涌出的水涛声,再写到院内积水的潮气,都以“低”、“急”、“大”等字眼来形容,将雨前、雨中、雨后的景象一一展现出来,形象鲜明,生动传神。

下片写景与词人的抒情相结合。词人听到溪童归来,于是放下了湘帘,听那新霁之后,又听得一声声蝉鸣。这一句是词人的点睛之笔,既写出了词人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也表达了词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