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啼莺树改,吠犬篱荒,花事都非。
恐是桃源境,笑者回痴煞,心绪关伊。
一角袖罗红畔,点点口脂肥。
指乳燕帘空,抛馀妆镜,曾照双栖。
凄迷。
记前度,只病为谁慵,损了腰支。
蓦见才匀面,道黄金何物,难铸相思。
不道粉香吹散,凉雨一丝丝。
怎负却芳春,远山愁恨眉样低。
诗意解析:
此诗表达了作者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变迁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比和转折,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人事的无常。
- 诗句翻译及注释:
- “叹啼莺树改,吠犬篱荒,花事都非。”
译文:感叹曾经的莺声鸟语已被岁月改变,吠犬篱笆已显得荒芜,昔日的花事已不再。
注释:啼莺(黄莺)—春天的象征;吠犬篱笆—指代过去熟悉的环境或场景。
- “恐是桃源境,笑者回痴煞,心绪关伊。”
译文:恐怕自己所处的地方已是人间桃源,但笑者已回到纯真状态,我的心绪被牵挂。
注释:桃源境—传说中的理想之地,比喻美好的环境;关伊—古代传说中的忠臣,此处可能指代思念之人。
- “一角袖罗红畔,点点口脂肥。”
译文:穿着红色丝袍的衣角露出在袖中,口脂点得圆圆的像珍珠一样。
注释:袖罗—指红色的衣袖。
- “指乳燕帘空,抛馀妆镜,曾照双栖。”
译文:手指着空无一人的窗帘,看着镜子中的自己,曾经在这里照过影,想象着双栖的情景。
注释:乳燕—燕子的幼小形态,此处借指年轻时期。
-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变迁的感慨。通过“啼莺”、“吠犬”、“花事”等意象,诗人描绘了一个曾经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场景。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景象已不复存在,留下的只有回忆和无尽的思念。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时间的无情,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感。同时,诗中的“笑者回痴煞”和“心绪关伊”等表达,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哲学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