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江诸大宅,一础不可寻。
遣此衣带水,秾华变清深。
稍稍种桃柳,寡薄无繁阴。
聊借三人航,写我五湖心。
燥吻甘止酒,茗碗自酌斟。
清旷人语绝,时逢禅丛林。
烟际闻相呼,三两归暝禽。
何必牛渚月,已足惬素襟。
得享一舸闲,胜拥千镒金。

注释:

青溪:《水经注》中称:“青溪出始兴县,东至临川,合于江。”即指赣江上游的一段。

遣此衣带水:遣,送;衣带水,长江古称。

秾华变清深:秾丽华美之花凋谢,化为清幽深邃之景。

稍稍种桃柳:稍稍,渐渐地;稍加修饰。

聊借三人航:聊以自适的心情,泛舟江上。

燥吻甘止酒:干燥的嘴唇喜欢喝酒。

茗碗自酌斟:喝茶时自己斟满。

清旷人语绝:清新超脱的人,言语很少。

时逢禅丛林:时常遇到修行的僧人和寺庙。

烟际闻相呼:烟雾之中隐约传来呼唤的声音。

三两归暝禽:傍晚时分,几只归巢的鸟儿。

何必牛渚月:何必一定要观赏牛渚(今安徽当涂)的月亮。

已足惬素襟:已经很满足于自己的素朴胸襟。

得享一舸闲:能够享受一段闲暇的时光。

胜拥千镒金:比拥有千金还要珍贵。

赏析:

这首诗是刘禹锡任苏州刺史期间所作,诗中描绘了作者在江西游历时所见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句“青溪”,点明了诗歌的主题——青溪。青溪是指江西省境内的赣江上游段,这里水流湍急,两岸峭壁高耸,风景秀丽。刘禹锡通过描写青溪的壮丽景色,为下文的抒情铺垫。

第二句“遣此衣带水,秾华变清深”。这里用“衣带水”来代指青溪,表达了刘禹锡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他看到故乡美丽的景色,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感慨。这种情感在他后来创作的《乌衣巷》等诗中也有所体现。

第三句“稍稍种桃柳,寡薄无繁阴”。“稍稍”表示逐渐的意思,“寡薄”则形容树木稀少。这里描绘了青溪两岸逐渐种植的桃树和柳树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欣赏和赞美。

第四句“聊借三人航,写我五湖心”。这里的“三人航”指的是泛舟江上的情境,诗人借此表达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希望自己能够像古人一样,远离尘世的喧嚣,在大自然中寻找内心的宁静。这种心境在他的许多诗作中都有体现。

第五句“燥吻甘止酒,茗碗自酌斟”。“燥吻”指的是干燥的嘴唇,“止酒”意味着戒酒。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饮酒的态度——戒酒后,更能品味到茶的真谛。这也是刘禹锡倡导的一种生活方式,他认为只有戒掉世俗的诱惑,才能真正地回归自然,享受生活的美好。

第六句“清旷人语绝,时逢禅丛林”。这两句描述了诗人在青溪游览时的所见所闻。他看到周围的人们很少说话,更多的是静静地欣赏着自然美景;时而遇到修行的僧人和寺庙,便与他们交流心得体会。这些经历让诗人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禅宗的精神实质。

第七句“烟际闻相呼,三两归暝禽”。这句诗描绘了夕阳西下时的场景。在烟雾弥漫的天际中,偶尔可以听到人们的呼唤声;而归巢的鸟儿们则在暮色中飞翔着,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最后两句“何必牛渚月,已足惬素襟。”“牛渚”,即现在的安徽当涂县,历史上曾是一个繁华的地方。这里指的是诗人并不需要去牛渚欣赏月光,因为那里的美景已经足以让他感到满足和愉悦了。这里的“素襟”可以理解为诗人的内心世界或精神境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情,展现了青溪的美丽景色以及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同时,诗人还表达了他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