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篆三更澹,银灯半壁红。
无聊自起掩帘栊。
只见一些花影、月明中。
霜角遥催曙,寒衾尚怯风。
秋声无奈感归鸿。
遮莫离愁远道、两相同。
《南歌子 秋夜寄外》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词,作于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作者在黄州时。此词描写了作者夜晚思念远在外地的家人和友人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和友人的怀念之情。
金篆三更澹,银灯半壁红。
【注释】金篆:金质的印章;三更:古代用十二时辰计时法,一夜分五行,每行又分五刻,三更即半夜时分。淡:指灯火微弱。银灯:银质的灯笼,这里指室内的灯光。半壁:指房间的一半。红:指灯光映照下的红色。
无聊自起掩帘栊。
【注释】无聊:无事可做,感到空虚。自起:自己起身。掩帘栊:打开窗帘。栊,同“笼”,窗户。
只见一些花影、月明中。
【注释】一些:隐约可见。花影:花的影子。月明中:月光下。
霜角遥催曙,寒衾尚怯风。
【注释】霜角:霜冷的角声,形容寒冷的气息。曙:天将破晓的时候。寒衾:冷被。尚怯风:仍然害怕风。
秋声无奈感归鸿。
【注释】秋声:秋天的声音。无奈:无可奈何。归鸿:归巢的雁群。秋声无奈感归鸿:秋天的声音让人感到归巢的雁群的归来。
遮莫离愁远道、两相同。
【注释】遮莫:即使,尽管。离愁:离别时的愁思。远道:远离家乡的道路。两相同:两者都相同。
赏析:
这首词以写景为主,通过描写夜晚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远在外地的家人和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乡愁和对远方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