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吴天那肯碧。
带暝连阴做黑。
帘阁空凭,角巾长垫,心事对谁人说。
寻寻觅觅。
城南行遍还城北。
向甚处问取,酒旗歌扇旧踪迹。
算是除却社燕堂前,今朝更无一个相识。
闷无聊、豪情不禁,当街倚醉拓金戟。
一任酒狂喧巷陌。
怎奈易醒,不如归拥罗衾,恹恹睡过,一年寒食。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分析诗句中的重要字词,如“春霁”“三月吴天”“那肯碧”中的“春霁”“三月”“吴天”“那肯碧”等,以及“带暝连阴”中的“暝”“连阴”,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的结构特点,如本诗是一首七言绝句,注意每句话的意思,理解其表达的思想感情即可作答。
参考答案:
【翻译】
春天放晴,春天寒冷让人闷闷不乐,我把它排遣掉。
三月的吴地天空,哪能湛蓝如洗?
天色阴沉,连阴天把大地笼罩着。
空闺独倚,角巾长垫,心事对谁人说?
四处寻觅,最后回到城里。
向哪里问取,酒旗、歌扇旧踪迹。
算除却社燕堂前的燕子外,今朝更无一个相识。
无聊之极,豪情不禁,当街倚醉拓金戟。
任由酒狂喧嚣巷陌。
怎奈易醒,不如归拥罗衾,恹恹睡过,一年寒食。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闲愁的七绝,写诗人因春色而发愁,以酒消愁。全诗语言浅显,风格清新,意境开阔。
第一首两句,点出季节,点明天气。“春霁”“三月”,“吴天”“那肯碧”等字眼都表现了春天的特点——天气晴朗,风和日丽。“那肯”一词用得极为巧妙,它不仅表现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也流露出他对这美好的春光不能尽情享受的遗憾。
第二首两句,写出了天气的阴沉,环境的幽寂。“带暝连阴”四字形象地描绘了天色渐暗的情景;又通过环境的幽静衬托出人的孤寂。这种幽独的心情正与“心事对谁人说”相吻合。
第三首两句,写自己内心的烦闷,表达了自己的愁苦。“空阁”“长垫”表明了环境之清寂,心情之烦闷,只有借助于酒来排解。“心事”一词则表明了诗人内心之孤独和苦闷。
第四首两句,写诗人在寻找朋友的过程中,发现他们都已经离开了这里,只剩下自己一个人。这种孤寂之感更加深了他的忧愁。
第五首两句,写诗人终于找到了朋友的踪迹,但发现他们已不在原来的地方了,只能感慨万千。
第六首两句,写诗人借酒消愁的结果却是越喝越清醒,越清醒越觉得空虚,最后只能躺在床上度过漫长的一天。
第七首两句,写诗人虽然有酒可消愁,但还是感到难以忍受这种空虚感。
第八首两句,写诗人最终决定放弃饮酒消愁的念头,因为酒并不能真正解决他的烦恼。他只好选择睡觉,希望在梦中能够忘掉所有的烦恼。
写诗人最终决定回家,因为他已经厌倦了出门在外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