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行阵阵,带夜来西风,触响帘钩。
偏值新晴,且谋小饮,霜螯最是宜秋。
晚轩更幽。
点吴羹、玉腕纤柔。
笑人间、万事鸿毛,知他何物是监州。
尔雅读来须熟,莫移封彭越,作内黄侯。
浅傅红糟,低斟白堕,春醪滟滟光浮。
菊花部头。
被弦声、郭索轻偷。
待微酣、半卷风帘,催人同倚楼。

霜花腴 蟹

雁行阵阵,带夜来西风,触响帘钩。

偏值新晴,且谋小饮,霜螯最是宜秋。

晚轩更幽。

点吴羹、玉腕纤柔。

笑人间、万事鸿毛,知他何物是监州。

【注释】

  • 雁行阵阵:形容雁群飞行时的阵势。
  • 西风:秋天的风,常用来比喻凄凉或萧瑟的气氛。
  • 触响帘钩:风吹动窗帘的绳索发出了声音。
  • 新晴:即晴朗的天气。
  • 监州:古代对地方长官的称呼,这里可能指的是一个特定的官职或职位。
  • 尔雅读来须熟:意思是说读《尔雅》这类书籍需要认真熟读才能理解其含义。
  • 莫移封彭越,作内黄侯:意思是说不要因为个人的得失而改变初衷和目标,要像彭越那样有志气,不要像内黄侯那样安于现状。
  • 浅傅红糟,低斟白堕:用浅淡的红糟和清淡的美酒来品味。
  • 菊花部头:指菊花的品种或种类。
  • 郭索轻偷:形容音乐的婉转悠扬,如同轻风吹拂过琴弦一样。
  • 半卷风帘,催人同倚楼:半卷起风帘,让人感到舒适,同时也催人一同倚靠在楼上欣赏美景。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以螃蟹为题,通过对螃蟹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生活态度的思考和领悟。诗人通过对螃蟹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的态度和追求。

首句“雁行阵阵”,描绘了夜晚的雁阵,暗示了一种宁静而又深沉的氛围。接着诗人写到“带夜来西风,触响帘钩”,西风带来了凉爽的气息,触动了窗帘的钩子,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景象,为下文的抒情作了铺垫。

接下来的“偏值新晴,且谋小饮,霜螯最是宜秋”三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螃蟹的适宜季节和食用方式。在秋天这个收获的季节里,人们常常品尝新鲜的螃蟹,而“霜螯”则是指经过秋霜后更加鲜美的螃蟹。这里的“宜秋”既指螃蟹本身的品质,也隐含了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晚轩更幽。点吴羹、玉腕纤柔”几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吃螃蟹的情景。在傍晚的轩窗中,品尝着美味的吴地菜肴,手腕纤细,动作温柔。这些细节描写不仅展现了吃螃蟹时的场景,也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愉悦和满足。

“笑人间、万事鸿毛,知他何物是监州”一句,则是诗人对世间万物的感慨。在这里,“鸿毛”一词被用来比喻微小的事物或是无关紧要的事情。诗人借此表达了对那些琐碎事物的不屑一顾,以及自己对于重要事物的坚持和执着。

最后两句“尔雅读来须熟,莫移封彭越,作内黄侯”则是诗人对于读书学习的态度和追求。这里提到了《尔雅》,这是一种解释词义的书籍,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同时,诗人告诫人们不要因为个人的得失而改变初衷和目标,要坚守自己的志向和信念。

整首诗通过对螃蟹的描写和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诗人也在字里行间透露出自己对于人生态度的思考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