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上。
见鸂鶒、蒙蒙飞碧浪。
草间珠露犹垂,岸左红兰才长。
东风斜日,小玉门前缆乌榜。
正离人、好梦初醒,双拥红篝凝想。
因念十载漂零,长则在、水驿烟程来往。
手把金尊和泪说,枉说是、画眉张敞。
如今便、花开花谢,祇凭得、红襟梁上讲。
送朗行、独凭小楼,橹声水面摇响。
尉迟杯·别况
春江上。见鸂鶒、蒙蒙飞碧浪。草间珠露犹垂,岸左红兰才长。东风斜日,小玉门前缆乌榜。正离人、好梦初醒,双拥红篝凝想。
注释:在春天的江面上,我看见鸂鶒鸟在蒙蒙细雨中飞翔,水面泛起层层涟漪。草丛中的露珠还挂在草叶上,岸边的红兰刚刚长出嫩芽。微风吹来斜阳,小玉门楼上挂着黑色的船篷。正当我们即将分别的时候,他突然从梦中醒来,我们紧紧拥抱在一起,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赏析:此词是送别词,写别离之苦与思归之情,但写得委婉蕴藉,不直接点破,而是通过景物描写来烘托气氛,抒发感情。上片写景兼叙事。起首三句写水驿送别,见天色将晚,暮色苍茫。下片写别情。“东风斜日”,暗示别时情景;“双拥红篝”指两人紧拥而眠以解相思。后两句说,如今你我各奔东西,即使花开花谢也无人欣赏了。最后两句是全词主旨,“凭得”二字用得极妙。“凭”字有凭栏、凭吊之意;此处则表示作者无法排遣内心的忧伤。
这首词写别情,却并不正面描写离别的情景,而是抓住一些典型的景物加以渲染,使整个画面充满了离愁别绪,充分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意。上片写水驿别情。开头三句是说,天色将晚,暮色苍茫,正是送别的时刻。“东风斜日”四字既点明时间地点,又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小玉门”为汉宫门名,这里代指友人将要远行的所在。“正离人”二句是说,正当人们从睡梦中醒来,准备分手的时候,两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相互诉说着依依惜别的衷肠。这两句写得很细腻。“双拥红篝”,即“拥炉同寝”,是古人常见的一种风俗。《南史·王敬则传》载,王敬则的妻子刘氏曾与丈夫同床而眠,共话家常。后来她被休回娘家时,王敬则为她准备了一床红帐子作为送行的礼物。这两句就是借这个典故来表达男女主人公的依依不舍之情。
下片写别后的思念之情。“因念”一句,承接“正离人”,是说,自从这次分别以来,自己已经十年漂泊,一直在水边驿站和烟波浩渺的洞庭之间辗转往返。“十载漂零”,语含悔恨之意。“因念”二句承此,是说,手捧着金樽和泪相劝,徒然诉说自己的不幸。这两句写得很沉痛。古代传说中画眉能知人情,张敞曾任长安令,其妻善画眉。张敞曾为画眉之事向妻子道歉:“吾为吏备位,而好财,今文君左右皆富家大姓,以寒穷故,独为容容,作此贫贱之容。”事见《汉书·张敞传》,后人遂以“画眉张敞”比喻夫妻恩爱或女子侍奉丈夫。“枉说”二字含有责怪之意。“如今”三句承上启下,是说,如今你我虽然各自天涯,但仍然可以依靠那红襟梁上的燕子互相倾诉衷肠。“凭得”二字用得极为巧妙。“凭”字有凭栏、靠背之意;“凭得”即靠在栏杆上的意思。“红襟梁”即红色的衣襟上装饰有彩绘的燕子,这里借指书信。这两句说,虽然你我天各一方,但仍然可以通过书信互相倾诉衷肠。
结尾二句承“如今便”三字,意思是说,现在你我要分手了,那就让我们各自在高高的楼台上独自凭栏遥望吧!“送郎”、“凭阑”二事,都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题材。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云:“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孤帆”即孤零零的帆船;“唯见”即只见到;“天际流”即消失在茫茫江天之中。这是诗人送别朋友时登高所见的景象。又如柳永《八声甘州》云:“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只有长江水,无语东流。”这是词人登高望远时所作,也是一首送别之作。这两首词虽都写送别,但写法各异:李白写的是登高望远所见之景;柳永写的则是临行之际所见之景。两首词虽不同,但都有“凭阑遥望”这一共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