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途远。
正岁老、日落烟光晚。
滔滔浪滚千层,还倚危帆长缆。
遥林赭叶,看叠叠、重重任风偃。
论人生,岂有还丹,却容多许愁懑。
思我潦倒歧途,曾经几、秦楼楚馆消遣。
举目川原仍依旧,偏少了、桑麻鸡犬。
看他这、垂桃坠枣,有谁管。
风尘车马客,尽悲凉、雨褪袍花,更风吹发较短。

【注释】

北归旅思(壬午):词牌名。

归途远:归程遥远,路途艰难。

正岁老、日落烟光晚:正当年老时,傍晚时分,天色已暗。

滔滔浪滚千层,还倚危帆长缆:汹涌的波浪翻滚着千重浪花,我仍依仗着长缆船,继续前行。

遥林赭叶,看叠叠、重重任风偃:远处树林的树叶是赭色,层层叠叠、重重地随风倒下。

论人生,岂有还丹,却容多许愁懑:讨论人世,哪里有什么还丹术呢?然而心中却充满忧愁和烦闷。

思我潦倒歧途,曾经几、秦楼楚馆消遣:想到我困顿潦倒于仕途之中,我曾经多少次到过秦楼楚馆去消磨时光。

举目川原仍依旧,偏少了、桑麻鸡犬:抬头望去,原野上的草木依然郁郁葱葱,但是已经少了往日的桑麻鸡犬。

看他这、垂桃坠枣,有谁管:看着他这些飘摇欲坠的桃树和枣树,又有谁去关心呢?

风尘车马客,尽悲凉、雨褪袍花,更风吹发较短:在风尘仆仆的旅途上奔波的行人,都感到一片凄凉,连衣服都被雨水淋得褪了色,头发也因为风吹而变短。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羁旅行役之苦的词。

上片首句“归途远”,就点明了词人的行旅之远。接着三句描写沿途所见,以水天相接的景象来表现旅途的漫长。“滔滔浪滚千层”,写出浪涛翻腾,波涛汹涌的壮观景象;“还倚危帆长缆”则表现词人在茫茫水天中,依靠长缆船继续前行的艰辛。这两句从空间上写出了旅途之远和舟行之险,为下片抒情蓄势。“遥林赭叶,看叠叠、重重任风偃”,由远景转入近景,写眼前景色。“赭叶”,指深红的树叶,这里用它来形容秋天的色彩。“看叠叠、重重任风偃”,是说树叶层层叠叠、重重地随风倒下,表现出一种萧瑟、苍凉的气氛。这两句写景,既与上片所写水天相连、波涛滚滚的景象相呼应,又为下文抒情作了必要的铺垫。

下片开头二句写词人感慨人生的无常与短暂。“论人生”,是从议论的角度入笔的。“岂有还丹”,是说人生没有长生不老的药方。但紧接着作者又表示,即使没有长生不老的药方,也不必愁肠百结。“却容多许愁懑”,就是对前一句的否定回答。“他乡”句承前而来,进一步说明自己虽无长生不老之药,但并不因此愁肠百结。“思我潦倒歧途”,表明作者曾因仕途失意而陷入困境;“曾经几”、“秦楼楚馆”,则是具体说明他曾有过几次到过秦楼楚馆去消磨时光。这两句是全词的重点,也是词人抒发感情的地方。通过回忆过去的经历,表达了作者对仕途生活的失望情绪。“举目川原仍依旧”,是说举目四望,原野上的草木仍然茂盛;但接下来“偏少了、桑麻鸡犬”,却与前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词人的失落心情更加突出。“他这、垂桃坠枣”,是说那些飘摇欲坠的桃树和枣树,又有什么值得去关心的呢?“有谁管”,则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失落感。“风尘车马客,尽悲凉、雨褪袍花,更风吹发较短”两句,是说风尘仆仆的车马行人,都感到一片凄怆;连衣服也被雨水淋得褪了色,头发也因为风吹而变短。“尽悲凉”,进一步烘托出词人的孤独感与失意心情。这两句既是对前面“举目川原”一句的具体描绘,又是对整个词作的感情基调的概括。

这首词通过对旅途所见所感的描写,表达了词人对人生无常、壮志难酬的感慨。全词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是宋词中较为难得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