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弦生,郭索响、谁能遣此。
问白傅、浔阳江上,可曾如是。
天外雨随帆共落,洲边雁与船同寄。
人奴之、笞骂此生无,应足矣。
河蟹贱,肥而旨。
秋山暮,红兼紫。
但酒酣以后,呼牛亦唯。
铸铁竟成千古错,读书翻受群儿耻。
笑道旁、石马亦何为,风吹耳。
【注释】
水面弦生:形容船桨划水的声音。
郭索响:形容船上的绳索被拉得绷紧而发出的响声。
白傅:指白居易,他曾任浔阳(今江西九江)司马。苏轼曾作《和钱思公题兴国林亭》一诗,其中“谁怜我与白傅同”一句,用白傅自比。
天外雨随帆共落:指雨从天空中飘落,随风与船帆一起飘去。
洲边雁与船同寄:雁在江边,随着船一同漂泊,好像也寄居在船上一样。
人奴之、笞骂此生无:像奴隶一样任人鞭打,辱骂,我这一生也无所谓了。
河蟹:这里借代螃蟹,因为宋代时有“以蟹为河豚”之说,诗人用“河蟹贱,肥而旨”来讽刺那些贪官污吏。
秋山暮,红兼紫:秋天傍晚,山林间红色和紫色交织在一起。
酒酣以后:酒喝到畅快的时候。
呼牛亦唯:让牛耕地也是可以的。
铸铁竟成千古错:铸造的铁器竟然铸成了千古的错误。
读书翻受群儿耻:读书读错了书却受到众人的嘲笑。
旁、石马亦何为:旁边石头上的马匹又有何用呢?这是苏轼对当时官场上一些只知享乐的人进行嘲讽。
【赏析】
这首词是苏轼在元符三年(1098)九月十五日由黄州赴汝州途中所作。
上片写舟行江中的所见所感。首二句描绘了船行江面,桨声如弦,绳索发出声响的情景。接着写自己的处境,感叹自己像奴隶一样受人鞭挞,遭受辱骂,无所作为,这两句是作者的愤慨之情。下三句是作者对自己命运的一种无奈和悲哀。“河水”二句,写船夫们把船帆收进船里,大雁跟着飞向远方,作者感慨不已;同时,又想到自己的命运就像那被收起的帆和远去的大雁,毫无自由,只能听凭他人摆布。“人奴”二句,是说自己被人任意鞭挞、辱骂,已没有什么意义了。“天外雨随帆共落”二句是说雨水随着船帆飘落下来,洲边的大雁和船一样相伴而行。作者通过这些生动的描写,抒发了自己身世浮沉,无人问津的悲苦情怀。
下片主要表达出作者对人生的看法。“但酒酣以后”五句,作者认为只要能够喝酒尽兴,就算得上逍遥自在了。“铸铁竟成千古错”五句,作者认为即使自己铸造的铁器出现错误,也不过是一时的错误,不会永远成为过错,更何况是读书误事,更不足为训。最后三句,作者认为那些只知道享乐的人,虽然身边有石马这样的陪衬物,但他们的生活又有什么意思呢?“石马亦何为”一句,是对当时官场上一些只知享乐的人进行嘲讽。
全词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