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丽风柔,水边天气鲜新。
闲坐斜桥,数完几折溪痕。
酒旗戏鼓,怯馀寒、未满前村。
小红乍乳,莺声一巷才匀。
节过收灯,风光尚未逾旬。
粉糁疏篱,谁家香玉粼粼。
雏晴嫩霁,似垂髫、好女盈盈。
江南烟景,殢人尤在初春。

【注释】

日丽风柔:阳光明媚,风儿和煦。

水边天气鲜新:水边的天气格外清新。

闲坐斜桥:在斜跨的水桥上闲坐。

数完几折溪痕:数完了几条溪流的曲折。

酒旗戏鼓:酒旗随风飘扬,戏鼓咚咚响起。

怯馀寒、未满前村:害怕寒冷,还没有到前村。

小红乍乳,莺声一巷才匀:初春时节桃花刚吐蕊,黄莺啼鸣的声音刚刚均匀。

节过收灯,风光尚未逾旬:过了元宵节,春天的景色依然美好。

粉糁疏篱,谁家香玉粼粼:稀疏的篱笆旁,是谁家的姑娘正梳妆打扮,香气扑鼻。

雏晴嫩霁,似垂髫、好女盈盈:初晴的日子,女孩们像小树苗一样茁壮,笑容可掬。

江南烟景,殢人尤在初春:江南的烟雨景色,更令人陶醉在初春的美好时光里。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记游词,写于宋代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二月,作者应湖州知府吕叔潜之邀赴湖州作客,途经浙江吴兴郡的南湖,即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词。

词的上片,先写自己来到郊外,观赏新荷,赏心悦目,不禁放怀畅饮。“日丽风柔,水边天气鲜新”两句,描写了西湖的景色,突出其自然美。“闲坐斜桥”三句,则写出了自己欣赏新荷时的悠闲自得,以及饮酒听曲的情趣。“酒旗戏鼓”一句,点出地点,并交代了时间,为下文的描写作了铺垫。接着“怯馀寒、未满前村”两句,又写出了词人对于春寒的担心。“小红”二句,描绘了桃花盛开的美景。“节过收灯”,则写出了词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粉糁疏篱”,则写出了词人的所见所感。

词的下片,由写景转入抒情。“雏晴嫩霁”,则表明时令正当春暖花开之时,而此时正是少女们最可爱的时刻,因此,“似垂髫、好女盈盈”这一句便十分自然地接上了上文的描写,表达了词人对于青春年少女子的喜爱。“江南烟景”二句,则进一步表达了词人对于春天的喜爱之情。最后,词人又以“殢人尤在初春”收尾,再次抒发了词人对于春天的喜爱。

这首词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宋词的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