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村如浣静悄,不用邻翁扫。
水栅罾声响,沙映水,逾潇照。
傍岸松半老,闲来靠。
漫理晴江钓,
钓丝袅。
凉飔暗袭,得风丛竹都笑。
帆投极浦,兀兀橹声将杳。
兴倦收纶起荷蓧。
恰好,窥人一点月小。

【注释】

  1. 隔浦莲:《诗经·周南·关雎》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中用“洲”代指水边小洲,“隔浦莲”即指隔水的荷叶。
  2. 拍:一种打击乐器,也指击打乐器的声乐。
  3. 濯:洗涤。
  4. 静悄:寂静无声。
  5. 邻翁:邻居的老者。
  6. 罾(zēng):古代捕鱼的一种工具,形状像网,用竹木等材料编织而成。
  7. 潇:水清浅的样子。
  8. 倚:靠在岸边。
  9. 钓丝:钓竿上的线。
  10. 凉飔(suī):微风。
  11. 暗袭:悄悄地侵袭。
  12. 丛竹:成排的竹子。
  13. 帆投:船帆飘向。
  14. 兀兀:形容船儿摇晃不停的样子。
  15. 蓧(yù):一种草,长在河边。
  16. 恰好:正好、刚刚。
  17. 窥人一点月:月亮只露出来一点。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夏日村居生活的诗。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朴素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村居生活的美好与宁静。诗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和复杂的情感表达,却能够让人感受到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第一句“空村如浣静悄,不用邻翁扫”,描绘了村庄的宁静和整洁。这里使用“浣”字,形象地表达了村民的生活状态,他们不需要外人的帮助,也能够将村庄打理得井然有序。第二句“水栅罾声响,沙映水,逾潇照”,则进一步描绘了水边的景致。水栅罾的声音、沙石的反射以及清澈的水面上倒映着阳光,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第三、四句“傍岸松半老,闲来靠。漫理晴江钓,钓丝袅”,则转向了诗人自己。他站在岸边,背靠着一棵半老的松树,悠闲地享受着钓鱼的乐趣。这里的“漫理”、“袅”等词语,都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

第五、六句“凉飔暗袭,得风丛竹都笑”,则是描绘了微风拂面的情景。凉爽的微风轻轻地袭来,仿佛连丛竹都在欢笑。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使得自然景物更加生动有趣。

第七、八句“帆投极浦,兀兀橹声将杳”,则是写到了船帆远去的情景。船帆随着风向远处飘去,橹声也随之消失在远方。这里的“兀兀”一词,则形象地描述了船摇摇晃晃的状态。

最后两句“兴倦收纶起荷蓧”,则回到了诗人自己的生活。他感到厌倦了钓鱼,收起了钓竿准备回家休息。这里的“恰”字,则表示刚刚好的意思,暗示着诗人对这一天的结束感到满足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宁静、和谐、充满生机的乡村画面。同时,诗人的情感也在其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有情感共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