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荡刺梅园,被紫蝶、成团勾去。
杂花眠砌,雏莺梳院,赤栏银井,想经昨夜,一场新雨。
门外天寒如许。
小楼上、有人知否。
断无消息,可胜惆怅,两层门内,惟闻弦响,枨枨不住。
【注释】:
淡荡刺梅园,被紫蝶、成团勾去。
杂花眠砌,雏莺梳院,赤栏银井,想经昨夜,一场新雨。
门外天寒如许。
小楼上、有人知否。
断无消息,可胜惆怅,两层门内,惟闻弦响,枨枨不住。
【翻译】:
淡荡的梅花盛开在刺梅园中,紫色的蝴蝶成群结队地飞走。
庭院里的花草与围墙上的杂花都沉睡在地上,只有小黄鹂在院子里梳理着羽毛。
红色的栏杆和银色的井栏,想象昨晚下了场新雨。
外面天气如此寒冷。
小楼上的人,是否知道这一切?
没有消息传来,让我怎能不感到悲伤呢?
两层门内,只有琴声不停地响起,让人无法平静。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和伤感。
首句“淡荡刺梅园”,描绘出一幅春天的景象,梅花盛开,色彩鲜艳。这里的“淡荡”一词,形容梅花的颜色淡雅而不失艳丽,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而“刺梅园”则是指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方。
诗人转向描述园中的景色:“紫蝶成团勾去。”这句话描绘了一群紫色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形成了一种美丽的景象。这里的“成团”一词,形象地描绘了蝴蝶们紧密相依的样子;而“勾去”则表示它们纷纷离去。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园中的热闹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诗人又转向园外的世界:“杂花眠砌,雏莺梳院。”这句诗描绘了园外的景色。这里的“杂花”指的是多种颜色的花朵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五彩斑斓的画面;“眠砌”则是指这些花朵静静地躺在地面上,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而“雏莺梳院”则是指小黄鹂在院子里梳理自己的羽毛,显得十分活泼可爱。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示了园外的自然风光和诗人的内心感受。
诗人又描绘了园内的景色:“赤栏银井,想经昨夜,一场新雨。”这句诗描绘了园内的景色。这里的“赤栏银井”指的是用红色栏杆和银色井栏构成的建筑,给人一种古典优雅的感觉;而“昨夜新雨”则是指这场雨刚刚下过,使得园内的景色更加清新宜人。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园内的景色变化和诗人的心境变化。
诗人再次回到园内的景色:“门外天寒如许。”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天气变化的感受。这里的“天寒”指的是外面的天气很冷,让人感到有些寒冷;而“如许”则表示这种寒冷的程度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园内外的气温差异和诗人的心情变化。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核心部分:“小楼上、有人知否。断无消息,可胜惆怅,两层门内,惟闻弦响,枨枨不住。”这里,诗人以“小楼”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往美好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担忧。
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小楼上的情景:“小楼上、有人知否。”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遗憾和对现状的不满。这里的“有人知否”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过去的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现状的感慨。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担忧:“断无消息,可胜惆怅。”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恐惧和对过去的眷恋。这里的“断无消息”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未来的不确定和对过去的回忆的矛盾心理。而“可胜惆怅”则是诗人对于这种矛盾心理的表达和感叹。
诗人再次回到了小楼的情景:“两层门内,惟闻弦响,枨枨不住。”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喜爱和对音乐带来的安慰和力量的体验。这里的“弦响”可以理解为音乐的美妙声音,而“枨枨不住”则是诗人对于音乐带来的愉悦和放松的表达。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园、园外景物等的描绘和对音乐的喜爱与体验,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和伤感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