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已仲。花事园林方动。
犹记前年移小杏。却将亲手种。
开得一枝犹冻。又被东风吹送。
幽阁凭阑谁舆共。天涯游子梦。

【注释】

谒金门:词牌名。又名“凤衔杯”、“锦缠道”等。双调,四十六字,上下片各五句三仄韵。上片三平韵、两叠韵;下片两平韵、两叠韵。此词上下片各分上下两阕。

仲:指春季。

花朝:农历二月初二为花朝。

壬午:唐武宗李炎年号(841-846),即唐宣宗大中四年。

【赏析】

这首词写闺中女子的思远之情。上阕忆旧,下阕怀远,由眼前景物联想到远方游子,情意深长。起拍两句回忆去年春日移种小杏树的情景。“犹记前年移小杏”,这一句是全词的主旨,它概括了上片所写的主要内容,也点明了题中的“闺情”。词人把对小杏树的思念之情寄寓在对小杏树的回忆之中,以小见大,含蓄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相思之情。“却将亲手种”,说明小杏树是在自己亲手种植的,因而格外令人怀念。“开得一枝犹冻”,则进一步渲染出小杏树的娇嫩可爱。“幽阁凭阑谁舆共”,这句是说,自己在幽雅的小楼台上,独自凭栏眺望。“天涯游子梦”,这句表明自己身在天涯异乡,而心中所想之人仍在故乡,于是产生了一种飘零之痛和思归之情。

下阕由己及彼,由眼前景物联想远方游子的情事。“幽阁凭阑谁舆共”句是承上启下的过渡语,“天涯游子”一句是全词的中心,紧承“幽阁凭阑”而来。这一句是作者感情的集中爆发点。“幽阁”,暗用谢娘诗“月照孤栖鹤,风吟幽闭扉”(《赠邻女》)的意思,暗示闺房冷落,无人相伴的孤独寂寞之感;“凭阑”则暗示闺中人盼望游子归来的心情。接着写游子的行踪:“幽阁凭阑谁舆共?”游子何时归来?他在哪里呢?作者无从得知。“天涯”二字,既写出了游子的远游,又表明了自己的孤寂。

过换头后,“幽阁凭阑谁舆共”句接得自然,但紧接着就出现了一个转折,“幽阁凭阑谁舆共”句,承接上句而来的,不是泛泛的叙说,而是有所感触,有所思考。这一句的大意是:我独坐在幽静的楼上,久久地凝望着栏杆,期待着你的到来,可是,你的踪迹何处呢?“幽阁”二字既点出闺房之幽,“凭阑”“何舆共”三句既点明闺人盼望游子归来之情态。“幽阁”一词既点出了闺房之幽,“凭阑”一词又点出了闺人的孤独与寂寞,而“何舆共”三字则更突出了闺人盼望游子归来之情态,同时也流露出闺人对自己孤寂处境的不满。

结尾两句:“天涯游子梦”,这是全篇的总结,也是全词的感情高潮所在。这两句的意思是:我独自一人,在遥远的天涯之地梦见你了!这两句既是对上文的总结,又是对下文的铺垫。“天涯游子梦”一句,不仅抒发了自己独处无伴、望穿秋水的相思之苦,而且表达了自己对远方丈夫的深切期盼。这两句既是对上文的总结,又是对下文的铺垫。“天涯游子梦”一句,不仅抒发了自己独处无伴、望穿秋水的相思之苦,而且表达了自己对远方丈夫的深切期盼。

全词采用白描手法,通过写景抒情,表现了闺中女子的思远情深和孤独寂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