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推迁,问仙侣、长生何术。
也曾采、甘州红杞,良常苍术。
华岳峰高难觅藕,天台路远谁投栗。
但加餐、曝背坐茅檐,冬之日。
头上发,非全漆。
身上布,无全匹。
笑半生迂拙,书空秃笔。
捉鼻苦吟怜我瘦,藏刀强笑输人密。
读先生《阅甲》廿年诗,愁心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甲子推迁”意思是:甲子年又到了新的一年。甲子,指干支纪年法中的“甲子”,是古代记年的一种方法,用10个天干和12个地支相配,组成60种不同的组合,称为一甲子,每60年为一个周期。这里指的是岁月的流逝。“问仙侣,长生何术”意思是:询问仙人伴侣,长生不老有什么方法?“仙侣”是道教指神仙的伴侣。长生不老,是一种迷信的说法,认为人的寿命可以无限延长,不会衰老死亡。“也曾采甘州红杞,良常苍术”意思是:曾经采摘了甘州的红枸杞,良常的苍术。枸杞子又叫枸杞果、枸杞豆,味甘、性平,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润肺止咳、强筋骨等功效,久服能轻身不老。苍术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的功效。“华岳峰高难觅藕,天台路远谁投栗”意思是:华山之巅高不可攀,难以找到藕。天台山路途遥远,谁会去投食栗呢?华山,在陕西省渭南市东北,五峰耸峙,形似莲花,故名。天台山,在浙江省台州市境内,因山顶常有云雾缭绕而得此名。
“但加餐,曝背坐茅檐,冬之日”意思是:只有增加饮食,晒晒太阳,坐在茅屋檐下度过冬天的日子。“加餐”是增加饮食量。“曝背”是晒太阳的意思。“冬之日”是冬季的太阳。
“头上发,非全漆”意思是:头上的头发不是全都涂上了漆。这里的“漆”是指染发。“身上布,无全匹”意思是:身上的布不是全都一样的。这里的“匹”是指布的尺寸规格。“笑半生迂拙,书空秃笔”意思是:嘲笑自己一辈子迂拙,把笔头都秃光了。迂拙:迂腐;秃笔:比喻文章没有成就。
“捉鼻苦吟怜我瘦,藏刀强笑输人密”意思是:一边皱着鼻子苦苦吟咏,一边藏起刀子勉强微笑。“苦吟”意为苦思苦想,吟咏诗作。“怜我瘦”指怜爱自己的瘦弱。“强笑”指勉强笑着。“输人密”,指输得比别人快,即输了别人的棋。
“读先生《阅甲》廿年诗,愁心出”意思是:读先生《阅甲》二十载的诗篇,愁绪油然而生。“先生《阅甲》”是先生读《阅甲乙》,即《阅甲吟》。《阅甲乙》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七言律诗,共八十五句(一说八十四句),分上下两首。《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是杜甫晚年的作品,写于767年(唐肃宗至德二年)暮春。
【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作者通过阅读先生《阅甲乙》二十年的诗篇,感到愁绪萦心,于是写下这首诗来抒发内心的感受。
开头两句:“甲子推迁,问仙侣、长生何术。”这是说时光飞逝,转眼间已到了甲子年,询问仙人伴侣长生的方法是什么。甲子是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循环。这里指的是岁月的变迁。“仙侣”指仙人伴侣。“长生”即长寿,指不死或永远活着,是古代人们所追求的理想。
接下来三句:“也曾采、甘州红杞,良常苍术。”这几句的意思是:我曾经采摘过甘州的红枸杞和良常的苍术。枸杞子又叫枸杞豆,味甘性平,有滋补肝肾明目的作用,久服还能轻身不老。苍术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的作用。
接下来的两句:“华岳峰高难觅藕,天台路远谁投粟?”意思是说:华山的高峻难以找到藕,天台的路遥远谁去投食粟呢?这两句是对前文的进一步解释,也表达了一种人生感慨。
接着六句:“但加餐,曝背坐茅檐,冬之日。”意思是说:只能多吃点东西,晒太阳坐在茅檐下度过冬天的日子。“曝背”意谓晒太阳。“茅檐”就是茅草盖成的小房屋。这句诗写出了诗人面对严寒的无奈与悲凉。
后六句:“头上发,非全漆,身上布,无全匹。”意思是说:我的头上的头发并不是全都涂上了漆,身上的布也不是全都一样。这两句话既写出了自己生活的清贫和艰苦,又表现了诗人的豁达胸怀和乐观精神。
最后两句:“笑半生迂拙,书空秃笔。”意思是说我自嘲一生迂拙,把笔头都秃光了。“迂拙”是说话办事呆板迟缓的意思。
整首诗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感慨与人生态度。虽然生活困苦,但是诗人却能够坦然面对,乐观处世,这也正是他的人格魅力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