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得失无凭据。
看富贵,浮云度。
使尽机心空自误。
花开还谢,月圆还缺,总是天然数。
范韩事业曾相慕。
不道蹉跎竟迟暮。
且向溪头垂钓去。
梦中名利,醉中声色,直到而今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下面是对每句的详细释义和译文:
- 人生的得失没有固定的依据,看富贵,浮云飘过。
- “人生”(生活)- 表示人一生的经历或经历。
- “得失”(得到与失去)- 指人生中的成功与失败。
- “无凭据”(没有凭据)- 表示无法用常规的方式来衡量或预测。
- “看富贵”- 观察并分析世间的富贵荣华。
- “浮云度”- 如同飘动的浮云一般,迅速消失。
- 使尽机心空自误。花开还谢,月圆还缺,总是天然数。
- “使尽机心”- 使用各种手段和计谋。
- “空自误”- 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
- “花开还谢”- 比喻事情有起有落,就像花开花谢一样自然。
- “月圆还缺”- 月亮有时圆满有时不圆满,象征变化无常。
- “天然数”- 自然的规律或法则。
- 范韩事业曾相慕。不道蹉跎竟迟暮。
- “范韩事业”- 指唐代两位著名的文人范仲淹和韩愈的事业成就。
- “相慕”- 羡慕或仰慕。
- “不道”- 不知如何表达。
- “蹉跎”- 时间白白流逝,形容浪费时间。
- “竟”- 结果,终于。
- “迟暮”- 年老色衰,晚年时运不济。
- 且向溪头垂钓去。梦中名利,醉中声色,直到而今悟。
- “且向溪头垂钓去”- 放弃世俗的名利追求,转而像渔夫一样享受自然。
- “梦中名利”- 在梦中追求名利。
- “醉中声色”- 沉溺于酒色之中。
- “而今”- 现在。
- “悟”- 领悟到真理或真相。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对生活的一种深刻反思和领悟,表达了他对人生得失、名利、时间和自然的看法。他通过对比“富贵”和“浮云”,“花开”和“月圆”,以及“使尽机心”和“梦寐”等意象,传达出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道理。诗中的范韩代表了古代文人的理想与追求,而苏轼则表达了自己对这些理想的淡泊态度和对现实的深刻洞察。最后两句,他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闲适生活态度,即在自然中寻求内心的平静和悟性。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反映了苏轼作为一位文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的人生智慧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