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戚托松萝,恨吾家援挈稍迟,未领鲍桓遗范;
贤声播桑梓,羡哲嗣懋迁有道,克追陶猗高风。

这首诗的原文是:“挽孙寿昌夫妇及长子联

末戚托松萝,恨吾家援挈稍迟,未领鲍桓遗范;

贤声播桑梓,羡哲嗣懋迁有道,克追陶猗高风。”下面是诗句释义和译文:

首先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开头两句:“末戚托松萝,恨吾家援挈稍迟,未领鲍桓遗范”。这里“末戚”是指末代亲属,而“松萝”通常被用来比喻晚辈或者后辈。诗人在表达自己的遗憾之情,他觉得自己的家庭在帮助和提拔晚辈方面稍微有点迟缓,没有能够像历史上的那些贤人一样,如鲍叔牙和管仲那样给予别人帮助和提拔。这里的“鲍桓遗范”指的是古代两位著名的贤人,鲍叔牙和管仲,他们都是齐国的大臣,以他们的贤明著称于世。因此诗人在这里用“鲍桓遗范”来表达自己对于家族在这方面的贡献的遗憾。

接着我们看到第二句:“贤声播桑梓,羡哲嗣懋迁有道,克追陶猗高风”。这里“贤声”指的是贤德的名声,“播”则是传播的意思。诗人在说,他的家庭虽然在这方面稍微有些迟缓,但是已经能够把贤德的声音传播到家乡了。而“哲嗣”指的是聪明贤德的儿子,“懋迁”则有努力向前的意思。诗人在这里用“克追陶猗高风”来形容他儿子的成就,意思是他的儿子能够继承并发扬父亲身上的高尚品德。这里的“陶猗”指的是东晋时期的名臣陶侃,他以廉洁奉公、勤勉工作而著称于世。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表达了对家族未来的美好期待。

最后我们来看看这首诗的最后一句:“愿尔等仰止高山,为善最乐,福禄寿考,无疆之休。”这句话的意思是希望你们能够像高山一样崇高,并且以此为榜样,去做好事,享受快乐的生活,得到无尽的福气和寿命。这是整首诗的结束语,是对子孙们的期望和祝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