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垣驻节板舆来,记瞻谒慈颜,曾许黄裳参末座;
瑶岛离尘仙驭返,恨羁留军务,尚惭徐孺致生刍。
【注释】
①保垣:官名,即御史中丞。驻节:指官员暂住。板舆:古代官吏所乘的轻便车。黄裳:字文华,唐代文学家。曾许:以前曾经允许。黄裳参末座:黄裳以前曾在御史台坐过末位。②瑶岛:神话传说中的仙岛。离尘:脱离尘世。③徐孺:东晋隐士。生刍:祭祀用的草。致生刍:献上生刍。④赏析:这首诗是作者为友人挽词,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悼念之情。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
【译文】
保垣驻节板舆来,记瞻谒慈颜,曾许黄裳参末座;
瑶岛离尘仙驭返,恨羁留军务,尚惭徐孺致生刍。
【赏析】
刘大观(1882-1936),名章,号伯韩,晚号养素老人。安徽合肥人。近代学者、藏书家。一生致力于古籍整理与校勘工作,著有《四部丛刊书目》等。
这是一首吊唁亡友刘品一的挽联。刘品一是合肥人,光绪年间进士,曾任翰林院侍读学士。此联用典,语意深永。首联“保垣驻节板舆来,记瞻谒慈颜,曾许黄裳参末座”,意思是保皇派(指清政府)的大臣们来到京城(指北京)。作者回忆自己曾到过皇宫拜见过皇帝(指慈禧太后),并曾经邀请黄裳(黄宗羲的儿子,字文华,清代诗人)一起坐在末座上。这里的“黄裳”和“末座”都是典故,黄裳是指黄宗羲,而“末座”则是说他们在一起讨论问题,地位平等,没有高低之分。第二联“瑶岛离尘仙驭返,恨羁留军务,尚惭徐孺致生刍”,则是说仙人驾着祥云返回了仙境,但是自己却因为被军队征召而无法回去,对此感到非常遗憾。这里的“瑶岛”和“徐孺”也是典故,瑶岛是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而徐孺则是东汉时期的隐士,他曾向皇帝进献过生刍。这里的“生刍”是指新鲜的草,用来祭祀祖先。总的来说,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作者怀念自己的好友,同时也感叹自己无法回到仙境中去。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它不仅表达了作者对亡友的怀念之情,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