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鬓青松,露裙红软,立来已是多时。
转湖山归去,到栏畔行迟。
忽提起当年此地,莺偷歌板,花袅烟丝。
把梢头豆蔻,灯前破了些儿。
从今细想,怎当他、废馆荒池。
便月会玲珑,风能淡荡,谁与相携。
倚遍旧寻欢处,清宵上、雁影参差。
纵乌丝千叠,能书多少相思。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辛稼轩所作的一首《扬州慢·偶题》。以下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译文:

风鬓青松,露裙红软,立来已是多时。
风中的发丝如同青松般挺拔,露水沾湿的裙子如同鲜艳的花朵一样柔软,已经站立了很久。

转湖山归去,到栏畔行迟。
转身离开湖畔山水,走到栏杆边却走得很慢。

忽提起当年此地,莺偷歌板,花袅烟丝。
忽然想起了当年在这里,黄莺儿偷偷地唱着小曲,花儿轻轻摇曳仿佛在跳舞。

把梢头豆蔻,灯前破了些儿。
用灯火照亮了花梢上的嫩芽,让它在灯光下绽放。

从今细想,怎当他、废馆荒池。
如今细细回想,那些曾经废弃的亭台院落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便月会玲珑,风能淡荡,谁与相携。
即使月亮像珍珠一样玲珑剔透,微风也能轻拂,又能和谁相伴呢?

倚遍旧寻欢处,清宵上、雁影参差。
一遍又一遍地回忆过去的欢乐时光,清冷的夜晚,天空中飞过的大雁排成了各种形状。

纵乌丝千叠,能书多少相思。
纵然墨色浓稠如乌丝般交织,又能书写多少思念呢?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感慨。开头三句写景,将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巧妙地结合,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哀伤的氛围。接下来的部分则通过对比昔日的欢愉与现实的凄凉,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怀旧之情。结尾处,通过想象过去的美好时光,以及现在的孤独寂寞,展现了作者对过往美好岁月的无限留恋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整首词情感细腻而真挚,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