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未经旬,恰早是、两年离别。
猛忆着、古寺桥东,叮咛难决。
老我岁华如伏骥,怜卿薄命同飘叶。
任楼头、柳色又青青,心常结。
试春日,传柑节。
旧时恨,新愁叠。
凭半幅鱼书,衷怀私泄。
一夜西风吹驿使,数声残角敲霜月。
总关心、情况两茫然,共谁说。

【注释】:

  1. 去(离开时)经过不到十天,恰好是两年的分别。
  2. 猛(忽然)忆起古寺桥东,叮嘱的话难以决断。
  3. 老我(我)年纪如伏骥(马),怜惜你(指自己)薄命同飘叶。
  4. 任楼头、柳色又青青,心常结。
  5. 试春日,传柑节。
  6. 旧时恨,新愁叠。
  7. 凭半幅鱼书,衷怀私泄。
  8. 一夜西风吹驿使,数声残角敲霜月。
  9. 总关心、情况两茫然,共谁说。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别情离绪的作品。作者在旅途中,因思念情人而产生惆怅之情。
    首句“去未经旬”即表示离家已过十天,但与情人的离别却才刚刚发生,所以用“未旬”来形容时间的短促;“恰早是、两年离别”,则表明这次分离又是两年前的一次离别。短短的十来天,就发生了两年的别离,可见其心情之苦闷和悲怆。
    “猛忆着”三句,是回忆当初分别的情景。当时,他正住在一座寺院旁的桥东,他们之间有着许多往事可谈,彼此都十分依恋。但是,如今一别就是整整两年了。这“猛忆”二字,不仅写出了时间的短暂,还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眷恋之情。
    “老我”两句,是说自己年华已逝,而对方却依然年轻。这里,作者运用了一个典故。据《晋书·庾亮传》载,庾亮为荆州剌史时,王敦谋反,欲害之。庾亮临危不惧,从容应对。王敦说:“卿居朝堂之上,而久自保持,何也?”庾亮回答说:“当年仲堪、湛然诸人登门,吾故不相过耳。”意思是说:当年王坦之、王濛等人都曾登门拜访过我,因此我才不和他们来往。这里所说的“仲堪”、“湛然”,都是指前朝的大臣。“怜卿薄命同飘叶”,是说自己虽然年纪渐长,但是对方的命运却和飘零的树叶一样,随时都可能受到损害。这一句既是对对方的关切和安慰,也是对自己命运的一种感慨。
    “任楼头、柳色又青青”两句,是说不管春天如何变化,只要看到楼上的柳树又绿了起来,他就会感到心里很舒畅。这里的“又青青”是形容柳树的枝叶茂盛,而“任楼头”则是说无论在哪里,只要有高楼,就能见到柳树,都能欣赏到春天的美好景色。
    “试春日,传柑节”两句,是说尽管春天已经来临,但是要等到柑子成熟的季节才能品尝。这里既点明了时间,又表达了自己的心情。
    “旧时恨,新愁叠”两句,是说自从上次分别之后,他心中一直充满了怨恨和愁绪。这些怨恨和愁绪是以前的事情,而现在又要加上新的愁绪,所以重叠起来无法解脱。
    “凭半幅鱼书,衷怀私泄”两句,是说因为距离遥远不能见面,只能通过书信来表达自己的心意。但是,由于书信的篇幅有限,所以只能寄上半个鱼形的信纸,把自己的心事全部泄露出来。这里的“半幅鱼书”是指书信的一部分,而“衷怀私泄”则是指将自己的心思全部告诉对方。
    “一夜西风吹驿使,数声残角敲霜月”两句,是说在这漫长的旅途中,只有西风吹拂着邮驿的使者,而那几声断断续续的角声,却似乎在敲打着凄凉的寒月。这里的“西风”“残角”都是萧瑟凄凉的象征,而“霜月”则更增添了一种孤独寂寞的气氛。
    最后两句“总关心、情况两茫然,共谁说”,是说自己总是关心着对方的情况,但却感到茫然不知如何是好。这种茫然和困惑,不知道向谁诉说才好。这里的“情况”一词,既包括对方的生活状况也包括自己的内心感受。而“共谁说”三个字,则是表达了他对倾诉的对象一无所知的无奈和迷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