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东灶北甘隐沦,拉许排巢俱放诞。
道德遥师苦县聃,呻吟时学郑人缓。
尘鞿已脱幸身闲,年矢每催悲日短。
烧炼倘无鸿宝术,服食愿求麋角散。

【注释】

墙东:指家宅之东。灶北:指厨房之北。甘隐沦:甘心隐居。拉许排巢:《庄子·逍遥游》中说,列子御风而行,飘然若羽,“乘彼白云,至于太行之巅”。排巢,比喻飘然高飞。苦县:古县名,在河南省。聃(dān):即李耳,字聃,又作老聃,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呻吟:指病体不舒适。郑人缓:指《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记载的孔子弟子子贡问卫君曰:“君有二臣,其一人者温良而仁,一员邪气而偻行,其孰仁?”卫君曰:“吾受禄于子孔先生矣。”子贡曰:“夫以仲尼之贤,而困于陈、蔡之间,不及楚之宰,是何也?”(《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后用“子贡”代指孔子。鸿宝术:相传老子曾授《道德经》给孔子,后人称《道德经》为“道德真经”,又称“老子书”、“老子五千言”。“鸿宝”,谓大药。《庄子·逍遥游》:“吾惊怖其言,犹河汉之言也;虽信,不信。”(《庄子·秋水》)服食:服用草药。麋角散:相传黄帝曾采麋鹿之角炼制仙丹,服食后寿长八百岁。今用此典指求仙。

【赏析】

诗题中的“同兄子幼春家园秋日 其二”,当指的是王十朋与兄长王幼春的兄弟关系。王幼春是王十朋的侄子,故称兄子。这首诗描写的是王十朋家居时的心境和生活情趣。

首句“墙东灶北甘隐沦,拉许排巢俱放诞”,写诗人居住环境的安静和悠闲。墙东灶北,说明诗人居住在一个僻静的地方。“甘隐沦”,甘愿隐居,表明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惬意。“拉许排巢”,拉许,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排巢,是指凤凰一类的珍禽。这里用“拉许排巢”,比喻诗人居处环境之优美,生活条件之优越。“俱放诞”,放诞,指放纵、不受拘束。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诗人甘于隐居,乐于享受清静的生活。

第二句“道德遥师苦县聃,呻吟时学郑人缓”,写诗人仰慕道家思想。“道德”,指道家思想的道德观念。“师”,动词,学习。“苦县聃”,指的是老子。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主张清静无为,顺应自然。《道德经》是老子的著作,故称其为“道德”。“呻吟时学郑人缓”中,“郑人缓”,指的是孔子弟子子贡,他曾问卫灵公:“君有二臣,其一温良而仁,一邪气而偻行,其孰仁?”卫灵公回答:“我受子贡先生的恩惠已经很久了。(《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这里的“郑人缓”,意指孔子弟子子贡,借指孔子。“呻吟”,比喻身体不适。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诗人仰慕老子的道家思想,并且时常向孔子学习。

第三句“尘鞿已脱幸身闲,年矢每催悲日短”,写诗人摆脱了世俗的羁绊,感到自由自在。“尘鞿”,比喻世俗的名利等束缚。“幸”,庆幸,感激。“年矢每催悲日短”,意思是说年华如箭,岁月匆匆,光阴易逝。“悲”,悲伤。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诗人已经远离了功名利禄的追逐,感到非常自由和快乐。

第四句“烧炼倘无鸿宝术,服食愿求麋角散”,写诗人追求长生不死的梦想。“烧炼”,指炼丹服药。“鸿宝术”,传说中仙人所传的大药之术。“麋角散”,指传说中的仙丹秘方,传说黄帝曾采麋鹿之角炼制仙丹,服食后可延年益寿。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如果能够获得炼丹服药的秘诀和仙人的秘方,那么就可以长生不死了。

整首诗通过描写诗人隐居的生活情趣,表达了他对道家思想的敬仰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的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含蓄,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