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简晨朝斗,青词夜拜章。
清磬落斋房。
谪仙分道去,出寥阳。
南歌子·其三
玉简晨朝斗,青词夜拜章。清磬落斋房。谪仙分道去,出寥阳。
注释:清晨手握玉简,向天空中祭拜北斗星,晚上则在斋房里虔诚地诵读经文。夜晚的斋房中,清磬声悠扬传来,仿佛是仙人在告别。
赏析:这首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清晨和夜晚的场景,通过对比和衬托,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思考。清晨的北斗星象征着希望和指引,而夜晚的斋房则代表着静谧和沉思。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追求。
玉简晨朝斗,青词夜拜章。
清磬落斋房。
谪仙分道去,出寥阳。
南歌子·其三
玉简晨朝斗,青词夜拜章。清磬落斋房。谪仙分道去,出寥阳。
注释:清晨手握玉简,向天空中祭拜北斗星,晚上则在斋房里虔诚地诵读经文。夜晚的斋房中,清磬声悠扬传来,仿佛是仙人在告别。
赏析:这首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清晨和夜晚的场景,通过对比和衬托,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思考。清晨的北斗星象征着希望和指引,而夜晚的斋房则代表着静谧和沉思。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追求。
【注释】 金缕曲 · 为藏山题画绝唱酬希听。 我非鱼、子犹非我,会心谁胜。 天若有情天亦老,目瞬华萎难认。 展画里、仙关云磬。 浪说挂冠神武早,滞翱翔、那得常清净。 铭鹤罢,倚松暝。 洞庭叶下灵均醒。 顾龙门、伤怀眇蹠,杨侯波劲。 亲友抟沙坚不散,荒了陶家三径。 溯明月、中秋人定。 玉宇琼楼三世影,唤湘灵、鼓瑟苍龙应。 常娥老,维摩病。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于1952年春在湖南长沙时所作
【注】 1.月晕:月亮的晕。2.瞢腾:朦胧。3.玄夜:夜晚。4.霓裳:神话中西王母的车。5.蓝婆:天帝的女儿名青娥。6.十二:指天上的十二宫。7.九曲蚁:指《长恨歌》中的“九曲池”。8.琼宫:即玉阙。9.消息:这里指玉环的消息。10.鳞甲:龙鳞和龙甲,这里指冰。11.玉蟾:即月亮。12.白战诗坛:指李商隐的《瑶池》一诗。13.冻渗玉蟾清泪:形容玉环流泪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朱敦儒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第一部分:八声甘州·重阳园中独坐,菊花有开者 诗句释义:在重阳节这个节日里,独自坐在园中,看到菊花中有开花的。 译文:在重阳节这一天,我独自一人坐在花园中,看到菊花中有绽放的。 注释:“八声甘州”是一种古典音乐曲调的名称,此处可能指代作者在特定时刻的心情或环境。“重阳节”即农历九月初九日,传统上被认为是登高远望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姜夔所作的一首咏莲花的词。下面是逐句释义: - 第一句:“暗香 潭月山房木莲花放,俗称大玉兰,实即古所谓木兰,香山诗所称木莲也。“ 解释:暗香,通常指某种花卉散发的香味。这句诗描述了木莲花在月光下绽放的情景。木莲花,又称大玉兰、木兰,是香山诗中常见的名词。 - 第二句:“莲花八叶。” 解释:莲花通常有八片花瓣,这里用“八叶”来形容木莲花的美丽。 - 第三句:“堕世尘
诗句解释与赏析 第1节:“尘梦烟消,虫天漏尽,招魂江外。” - 关键词:尘梦,烟消,虫天漏尽,招魂 - 注释:这里表达了一种对过往记忆的怀念与追忆。 - 赏析:诗人通过“尘梦烟消”和“虫天漏尽”这样的意象来描绘时间的无情流逝,以及他对过去的无限怀念。"招魂江外"则可能是指他试图通过某种仪式或行为来召唤或纪念那些已经逝去的人或事。 第2节:“沉吟玉笥,难挽此才尘里。” - 关键词:沉吟,玉笥
【诗句解读】 1. 肠断东风万柳堤: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因思念而感到心碎,东风和万柳堤象征着春天的美好景象,但诗人的心却无法与之共鸣。 2. 十分春过石桥西:这里的“十分”表示时间的流逝,春天已经过去一半,诗人在石桥西边度过了这段美好的时光。 3. 斜月冥濛天水白,梦凄迷:斜月的朦胧景象和天水的白色映衬出诗人内心的迷茫和悲伤。梦境中的凄迷让诗人更加感受到内心的空虚和失落。 4. 归去也知琼宇近
【诗句】 忆旧游 辛丑除夕,溯江至十二圩大兄官舍度岁 尽冻云拂帽,霁雪湔衣,鼓枻重来。 潮出扶桑下,送行人西上,遮莫东回。 津头关吏借问,前度客繻开。 甚三宿天留,一行月厌,鸥鹭休猜。 东轩传鹊喜,道人随佳节,春动深杯。 南北东西路,暂白头兄弟,笑索官梅。 风轮浩荡,吹我马骨蓟丘台。 报江上青山,好留颜色归梦催。 【译文】 回忆过去游览的情景,辛丑年除夕,溯长江至十二圩哥哥的官舍过年。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绘樱花的美丽与娇媚,表达了对春天和生命的赞美。以下是对每一句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朱晕唇含,丹华的注,春风绝代东施。 - “朱晕唇含”描绘了樱花颜色鲜艳,像嘴唇一样红润。 - “丹华的注”指的是樱花的花瓣像红色的液体滴落。 - “春风绝代东施”形容春风如同美女东施(即美女西施)一般,使樱花更加美丽动人。这里运用了双关语,“绝代”既可以理解为春风无与伦比的美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张孝祥的《念奴娇·双花王阁赋牡丹》的节选。全诗如下: 东风无赖,向妙明空中,色尘吹聚。 瞥尔摩醯无相眼,还为花光一觑。 午韵阑初,露香亭晚,玉佩罗裙舞。 樊南老矣,更无彩笔新句。 尽教芍药扶轮,海棠授印,京洛风流具。 小妹东家窥宋久,催唤蕊珠同住。 緤印香严,袜尘波细,离合神光处。 斜阳导引,海西又作霞妩。 注释与赏析: 1. 东风无赖: 东风,即春风
八声甘州 上元夜无月碧翁翁倦眼是慵开,云尾憺愁余。倩剑锋抉破,常娥唤醒,翻自踌躇。江汉交流北渚,暗水动潜虚。不是骑鲸客,跋浪长鱼。梦去音尘千里,问上都灯市,绛蜡何如。老南浮羁客,三十六鳞疏。岁华新心情非旧,听邻娃笑语转更初。花南漏,丁丁遥夜,窗掩灯孤
烽火连南北,嫖姚将是谁。 戟门飨士费牛椎。王师过后,鹅鸭乱猜疑。 黾鼓翻银浪,砧声锁翠眉。飞舸犹恨会兵迟。看取秋清明月朗,捷来时。 接下来详细分析这首诗: 1. 诗句翻译与注释: - 烽火连南北:描述战事广泛,南北皆有烽火,暗示战争的严峻性和广泛性。 - 嫖姚将是谁: 嫖姚是古代传说中的勇将,此处指代可能的英雄将领或主将是何方人。 - 戟门飨士费牛椎:戟门是战场,飨士即犒赏战士
【解析】 1. “南国音书断,愁来欲问谁”的意思是:南方的来信断了,忧愁袭来想询问是谁。“愁来欲问谁”中的“谁”字是疑问词,表示询问;“南国音书断,愁来欲问谁”一句中,作者通过“南国音书断”这一事件来表达自己因战乱而无法与亲人团聚的悲愁之情。 2. “可堪救赵信陵椎”的意思是:哪堪忍受救赵国的信陵君那样的椎心之痛?“信陵椎”是战国时著名的刺客豫山的别称,此处指代豫山。豫山为战国时齐国人
【赏析】 《南歌子·和秋宵寓沧浪亭闻捷四首》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所作的组诗。此词是组诗的第三首。词以咏史为题材,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对国家统一、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上片写景。起笔写秋空之景,点明时间,“树色樯间翠,波光鸟外明”,描写秋夜江上之景,“翠”指绿色,“明”指光亮。“忽闻鼓角动旗旌”,突然听到鼓声号角之声,看到旗影飘扬。“鼓角”指战鼓号角。这一句是说:鼓声号角响起来,军旗在风中飘扬
【解析】 这是一首咏史词。全词借写秋夜沧浪亭听捷报,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前途的深切忧虑,以及渴望收复中原的强烈愿望。词中“兔魄方滋露”一句为点睛之句,是全词感情升华之处。此词语言清丽、意境深远、含蓄蕴藉。 【答案】 (其一) 南国月色正明亮,中秋的明月正圆明。 兔儿的光辉正浓重,沾湿了亭中的霓旌。 为何寒官寂寞无欢声,被高深锁在了幽禁之中? (其二) 吹奏的笛子声声响彻,弦乐器的声音清脆悦耳。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耳坠双珠重 - 此句描述了佩戴了两串大珠耳环的样式,这种耳饰通常具有象征性的意义,可能表示财富或地位。 2. 眉拖半月长 - 形容女子眉毛修长且弯曲如新月,常用来描绘女性的美貌和优雅。 3. 未笑口生香 - 暗示即使在没有笑出声的情况下,也能从口中散发出香气,比喻说话者具有非凡的魅力或者智慧。 4. 更簪花一朵,断人肠 - 此处“更”字有增加、增添之意
注释:额上装饰着貂鼠毛织成的暖帽,头上戴着凤凰形状的帽子。 头饰珠翠染香花,却讨厌别人说起,好像吴地美女。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女性妆容的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子的华丽与优雅。"额暖装貂鼠,头高作凤凰"两句,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女子的头饰。其中“额暖”指的是额上的温暖,象征着地位和财富;“装貂鼠”则是指额上的暖帽是用貂鼠毛编织而成,既保暖又美观。而“头高作凤凰”则是指头上的凤凰形帽子
诗句释义: 珠泪成红豆,香心作彩云。 译文: 她的泪水如珍珠般晶莹剔透,化为相思之情,化作了五彩的云朵。 注释: 1. 珠泪:指泪水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 2. 红豆:古代传说中相思豆,因形似心而得此名。 3. 香心:指内心的思念和情感。 4. 作彩云:将思念化作五彩斑斓的云朵,形象地表达了对对方的深深思念。 赏析: 这句诗通过比喻的手法,将女子的眼泪比作珍珠,将她的情感比作五彩云朵
【诗句释义】: 屐齿沉香结,钗头小凤毛。 鬟湿桂花膏。 半妆犹未就,弄檀槽。 【译文】: 我穿着木屐踩在香炉旁,用香炉灰和泥巴做成了簪子。梳妆台上,我梳理着秀发,用桂花的油涂抹在头发上,然后轻轻地摇晃着脑袋。我刚刚把发髻梳好,还没有来得及戴上花饰,就开始弹奏琴弦,唱起曲子来。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描绘女性梳妆过程的词作。全词通过“屐齿”、“钗头”、“鬟”、“桂花膏”等关键词
南歌子 其四 雪粉荼蘼制,花梳茉莉装。 衣更尽情香。 消魂犹未了,向平康。 注释: - 雪粉荼蘼制:指用雪白色的粉末装饰成荼蘼(一种植物)的样子。 - 花梳茉莉装:指用茉莉花作为装饰。 - 衣更尽情香:指衣服散发出浓郁的香气。 - 消魂犹未了:形容这种香气让人心神不宁,难以忘怀。 - 平康:古地名,这里代指妓院或歌舞场所。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女子服饰和气质的诗歌。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南歌子 其二 闺情》。下面逐句对这首诗进行释义: 1. 铁鹿沈长锁,金蟾齧碎香。 注释:沉入水中的长锁(象征着深藏不露的爱意),金色的蟾蜍咬碎了香囊。 赏析:《南歌子》是唐时流行的一种词调,此诗借用了“铁鹿”和“金蟾”这两个意象来表达深深的相思之情。"沉长锁"暗指女子对心上人的深深思念,如同被囚禁在深锁之中,无法自由。而"金蟾"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物
翻译: 在天桥上望着江边,我冷眼观察着先生玉般的面容; 在这风尘中,我几回都曾放下笏板,又有几次能免于落帽? 下位的士人竞相脱帽,争先恐后地想飞黄腾达; 只有野鸭在空中飞翔,与梁上的稻谷争夺空间。 天欲修补,共工却嘲笑它; 大堤要防护,冯夷却将它摇落。 太阿剑已拱手让人,那利刃已经失去了锋芒; 蕉影下,鹿群正在互相掩映嬉戏,林间鸟儿也自感诧异徘徊。 面对长江,直下意如何?千帆渺茫,不知何处是尽头
金缕曲 自菱湖武备小学堂公宴归,西望龙山,青极天末。古皖龙舒皆在潜山,非今城也 注释:从菱湖武备小学堂归来时,西望着龙山,它高耸入云,直到天际的尽头。古时候的皖南地区,包括了龙舒县,都位于现在的潜山境内,而现在的城池并不是那个旧时的古城。 麦浪千畦皱。 缓归来、弓刀千骑,使君前后。 注释:麦田像波浪一样翻滚着,千顷连着千顷。缓缓回来的路上有成队的骑兵护卫,他们保护着我的使君前后安全。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河传·春晚》,以下是诗句及翻译: 1. 怊怅:惆怅,心情不宁。 2. 夕阳西:夕阳西下,表示傍晚时分。 3. 霞渚风漪眼迷:在夕阳的映照下,水波荡漾,仿佛眼睛看不清楚,形容景色美丽但使人感到迷茫。 4. 杜鹃劝人胡不归:杜鹃鸟不停地鸣叫,好像在劝人回家。胡不归,意为为什么还不回家?这是对家乡的呼唤和思念。 5. 落花红满蹊:落花铺满了小径,颜色鲜艳。 6.
注释: 密字仙家授,飞轮上苑迎。 “密字”是说这个秘密被仙人传授给你了,“飞轮”是指天上的飞轮车,也就是天上的车马。 捩转九华灯。 “捩转”是扭转的意思,“九华灯”是天上的灯,这里指的是天上的灯盏。 胸前香緤印,秘层层。 “胸前”是说胸口处,“香緤”是一种装饰物,“秘层层”是层层叠叠的意思,这里的“层”是指层次,一层又一层。 赏析: 这首词描述了天上的神仙们如何将秘密传授给你
南歌子·其一 子夜声先变,丁娘索尽多。柰向薄情何。王孙珍重出,踏春莎。 赏析 这首《南歌子·其一》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歌。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主人公在爱情中的无奈和痛苦。首句“子夜声先变”暗示着夜深人静时,诗人的内心感受也随之变化,而“丁娘索尽多”则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面对困境时的无助和焦虑。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特定情境的刻画,表达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情绪。诗中的“薄情”一词
江城子慢 阁夜 寒更欺病客。 江阁夜,虬箭伶俜滴。 金粟尺。 玉带砚,隐约避人书迹。 陨星石。 万里归来鹃血污,天门泪,仙人兵解厄。 人闲直恁休囚,星汉更无消息。 年时连环共解,对雪江愁晚,眼迷朱碧。 枉抛掷。 行云梦,神女今来天隔。 了无说。 袖里衣冠飘撒下,第几劫,昆池灰晕赤。 冥冥碧火,巢中鸮夜吓。 注释: 1. 寒更欺病客:寒冷的夜晚,生病的人难以安睡。 2. 江阁夜,虬箭伶俜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