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孤城走玉尘,谁家长笛弄寒频。
陇头一夜东风𦂳,愁杀霜花点鬓人。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庚戌早春有以官梅一枝献者感其江南旧种浩然有故乡之思乃援笔漫吟以寄意焉 其一

日落孤城走玉尘,谁家长笛弄寒频。

陇头一夜东风𦂳,愁杀霜花点鬓人。

注释:

庚戌:指代时间,可能是指某年春季或初春时节。

官梅:指官宦人家所培育的梅花,也泛指梅花。

感其:感慨它。

江南旧种:指的是南方的旧时种植的梅花品种。

浩然有故乡之思: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

乃援笔漫吟以寄意焉:于是提笔随便写诗来寄托自己的情怀和思绪。

援笔:提笔,拿起笔来写作诗文。

漫吟:随意吟哦。

以:用来。

寄意:寄托情思,表示某种意愿。

其一:第一首,此处指第一首诗的内容。

走玉尘:形容太阳落山后,余辉映照大地,如同玉屑般晶莹闪烁。

谁家:疑问代词,谁家的?此处指代某个具体的人物或群体。

长笛:长而尖的竹管乐器,常用于演奏乐曲。这里指的是吹奏长笛的人。

弄寒频:频繁地吹奏着寒冷的乐曲。

陇头:山陇的头部,即山丘之上。在古代诗词中常用“陇头”来形容远望之地。这里指的是远处的山头或高地。

一夜东风𦂳:一夜之间,东风劲吹,带来了阵阵凉意。𦂳是一种植物名,可能是指某种具有药用价值的草本植物。在这里可能是借指风中的某种气息或感觉。

愁杀:使……感到愁苦;令人愁苦。

霜花:指霜冻凝结而成的花朵状物,如雪花、冰晶等。这里用来形容因寒冷而形成的霜花。

点鬓人:点着头发的人,也就是那些因严寒而出现白发的人。这些人可能是诗人自己,也可能是他笔下的人物。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早春景色的诗作。诗人通过对日落孤城、长笛弄寒、陇头东风以及霜花点鬓等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家乡、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将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诗人还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思想,让人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和力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