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声里走天涯,解缆津亭日又斜。
果尔飞流同水箭,刚逢积雨涨桃花。
平生忠信谁相许,身世浮沉自漫嗟。
便拟维舟贳残醉,荒烟漠漠楚人家。

注释

子规声里走天涯:子规鸟叫声中,渡过了遥远的天涯。子规,即杜鹃,常在夜间鸣叫,声如“不如归去”。

解缆津亭日又斜:解开船缆,在津亭告别,已是夕阳西下之时。解缆,解下船索,使船能停泊。津亭,渡口的亭台,供行人停留的地方。

果尔飞流同水箭:果然如同箭一样飞快地划过。果尔,的确如此。果尔飞流,形容江水急流,好像箭一样。

刚逢积雨涨桃花:正赶上连日下雨,使得桃树上的花瓣都涨满了水珠,像盛开的水桃花。

平生忠信谁相许:平生之中,谁能相许我忠诚与诚信呢?平生,一生的时间。

身世浮沉自漫嗟:我一生的遭遇,如同漂浮不定的波浪,只能任凭自己随意叹息。身世,指人的生活经历或命运。浮沉,比喻生活的变化不定。

便拟维舟贳残醉:就想找个地方休息一下,借酒消愁,买些酒来喝上几杯,以慰平生。

荒烟漠漠楚人家:只见一片荒烟漫漫,楚国人家依稀可见。漠漠,辽阔无边的样子。楚人家,指楚国的民居。

赏析

此诗为诗人晚年之作,反映了他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的悲愤心情。

第一句写渡江的情景。子规是杜鹃鸟的别名,相传这种鸟鸣声哀苦凄切,令人感伤。这里说,在子规声中,诗人渡过了遥远的天涯。这一句既点明了时间是傍晚,又暗寓了作者被贬谪的无限辛酸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第二句写渡江时所见。诗人在津亭解缆,正值夕阳西下,天色已晚,不禁感慨系之。“日又斜”三字既写出了景物的变化,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第三句写江水奔腾如箭。“解缆”二字表明诗人刚刚从船上下来,而“日又斜”则暗示了此时已是傍晚时分。两句一前一后,形成鲜明的对照,更衬托出作者的孤寂之感。

第四句写春雨连绵,桃花涨满枝头,景色美丽动人。然而在这美丽的景色面前,诗人却感到人生如梦幻般虚无缥缈。“解缆”、“日斜”等字眼,进一步渲染了诗人此刻凄凉寂寞的心情。

第五句写诗人一生忠信不渝,但无人理解和赏识。“谁相许”三字道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表达了他对世情的失望和对知己朋友的渴望。

第六句用典,表示诗人对官场生涯的不满和厌倦。他希望找到一个安静的角落,借酒消愁。这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的不满,也表现出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第七句写诗人在江边看到一片荒烟漫漫的景象,远处隐约可见楚国人家。这里的“荒烟”、“漠漠”等词语,既描绘了江边的荒凉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的悲愤心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