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舟渡梁溪,溪转山向背。
兹晨惬幽寻,结侣溯湖汇。
春柳媚芳洲,沙凫没空霭。
镜浮人影乱,波流日光碎。
偶然辞九龙,适与群峰会。
低昂递遥青,云气忽变态。
矫首思层巅,飞翠湿天外。
诗句释义:
由梁溪如五里湖招同豫章若洲天和
漾舟渡梁溪,溪转山向背。
兹晨惬幽寻,结侣溯湖汇。
春柳媚芳洲,沙凫没空霭。
镜浮人影乱,波流日光碎。
偶然辞九龙,适与群峰会。
低昂递遥青,云气忽变态。
矫首思层巅,飞翠湿天外。
译文:
在梁溪如五里湖招同豫章若洲天和
荡舟渡过梁溪,溪水绕过山峦。
今晨我惬意于这幽静的寻访,结伴逆流而上的去湖中汇聚。
春日里的柳树妩媚着芳华的岛屿,沙鸥消失在雾气之中。
水面如镜般反射出人影,波浪带着阳光破碎成片。
偶然间离开了九龙,恰好遇到众峰会聚的地方。
高低错落的山峰映入眼帘,突然变幻莫测的云气。
抬头望向山顶,飞翠般的山峦浸染在天际之外。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山水诗。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抒发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从整体上看,全诗以写景为主,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首句“漾舟渡梁溪,溪转山向背”描绘了诗人乘坐小舟穿越梁溪,两岸景色随着水流的变化而变化的情景。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流水比作一条蜿蜒曲折的道路,将山峦比作道路两旁的树木,生动地描绘出了山水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接下来的几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山水之间畅游的场景。“兹晨惬幽寻,结侣溯湖汇”描述了诗人早晨来到一处幽静的山林中寻找灵感,并与友人结伴前往湖泊中汇聚。这里的“惬幽寻”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向往和欣赏;而“溯湖汇”则展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亲密无间和共同追求。
诗人又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的景色。“春柳媚芳洲,沙凫没空霭”描绘了春日里柳树摇曳生姿的美景以及沙滩上飞翔的沙鸥在雾气中消失的瞬间。这里,诗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得柳树仿佛有了生命,能够随风摇曳;同时,也描绘了沙滩上沙鸥的轻盈和自由。
诗人又通过镜子和波光来表现自己的感受。“镜浮人影乱,波流日光碎”描绘了水面上倒映的人影如同被打碎的镜子一般混乱不堪,而阳光透过水面时则犹如碎玉一般闪烁。这里,诗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人影子比作镜子中的影像,将阳光比作碎玉,生动地表现了阳光在水面上的闪烁效果。
诗人以自己的想象和感慨作为整首诗的结尾。“偶然辞九龙,适与群峰会。低昂递遥青,云气忽变态。矫首思层巅,飞翠湿天外。”描述了诗人在某个时刻离开九龙峰,恰逢一群山峰会合,远处的山峦高耸入云,仿佛要冲破天际。这里的“层巅”指的是山峰之巅,而“湿天外”则形容了云雾弥漫在天空之中的景象。
这首山水诗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也传达了自己的感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