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山如佳人,目注心已往。
沿流兴未终,行复披榛莽。
迂回霭郁葱,灵异纷万象。
堂坳跨弯环,下视气惚恍。
杳冥探深诲,青天小于掌。
日月恒蔽亏,松竹咸偃仰。
磴转失来踪,湖明豁前朗。
石梁木杪横,亭构鸟巢上。
梅花与波涛,一色白茫沆。
这首诗描绘了游管社山的景色和心情,诗人在游览中产生了许多感慨。
首句“好山如佳人”,用比喻手法描绘了山峰的美丽,将山比作佳人,形象生动,让人仿佛看到了一个美丽的女子。
接着“目注心已往”,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留恋之情,他的目光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吸引,以至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第三句“沿流兴未终,行复披榛莽”,描述了诗人沿着溪流前行,兴致勃勃地继续探索,但很快又遇到了茂密的树林和草丛。这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喜爱和对探险的渴望。
接下来的几句“迂回霭郁葱,灵异纷万象。”描绘了山间的迂回曲折和小道两旁的郁郁葱葱的树木,以及各种奇异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千变万化和神奇魅力。
“堂坳跨弯环,下视气惚恍。”描述了山间建筑的独特形状和环境,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最后两句“杳冥探深诲,青天小于掌。”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敬畏之情,感叹自然界的伟大和神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描绘山水之美,引发了读者对生活、自然和未来的思考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