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雀敛层檐,正万里、同云催暮。
去年曾记,梅花溪上,童孙喧笑,纷纷团就,玉狮盐虎。
回首乱山如许。
对孤烛、异乡同住。
遥怜千里,老妻无恙,竹垞门掩,多应压遍,小园高树。
辊绣球 岁除同儿子对雪怀乡里作
寒雀敛层檐,正万里、同云催暮。
去年曾记,梅花溪上,童孙喧笑,纷纷团就,玉狮盐虎。
回首乱山如许。
对孤烛、异乡同住。
遥怜千里,老妻无恙,竹垞门掩,多应压遍,小园高树。
注释:
- 辊(gǔn)绣球:古代一种游戏用具,以线串结成球状,用来掷击。
- 岁除:一年将尽。
- 同子:指作者的长子。
- 对雪:在雪中玩赏。
- 怀乡里:怀念故乡。
- 层檐:屋檐层层叠叠。
- 万里:形容距离遥远。
- 同云:同云共色。
- 梅溪上:即梅花溪边。
- 童孙:儿童。
- 纷纷团就:形容儿童们玩耍时的情景。
- 玉狮、盐虎:两种玩具,用玉石制成狮子形状,用盐块做成虎形。
- 回首:回头望去。
- 乱山如许:如此多的山峦。
- 对孤烛:对着微弱的蜡烛坐着。
- 异乡同住:住在他乡。
- 遥怜:远想。
- 老妻:老年的妻子。
- 竹垞门:指竹叶山,在今浙江杭州西郊。
- 无恙:平安无事。
赏析:
这首《辊绣球》是元代诗人张可久创作的一首词。全词通过描写作者与儿子一起在雪天玩耍的场景,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
“寒雀敛层檐,正万里、同云催暮。”
这是整首词的开头两句,描绘出一幅寒冷而宁静的景象。寒雀聚集在屋檐下,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冬天做准备。此时,万里之外的天空被乌云笼罩,仿佛预示着傍晚的到来。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冷清、寂静的氛围,为接下来的情节做铺垫。
“去年曾记,梅花溪上,童孙喧笑,纷纷团就,玉狮盐虎。”
这几句诗回忆了去年的情景。在梅花盛开的小溪边,孩子们欢笑着玩耍,他们用玉狮子和盐老虎制作各种形状的玩具。这些场景让人回想起童年的美好时光,也让人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和纯真。
“回首乱山如许,对孤烛、异乡同住。”
词人回忆起自己离开故乡后的生活。他站在乱石堆积的山上,面对着微弱的蜡烛,孤独地居住在异乡。这种情景让他倍感思乡之情,也更加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
“遥怜千里,老妻无恙,竹垞门掩,多应压遍,小园高树。”
在这段诗句中,词人表达了对远方妻子的深深思念。他想象着她身处异地的生活状态,虽然可能遭遇了一些困难,但仍然保持着坚强的意志。同时,他也期待能够尽快回家团聚,共同享受家庭的温馨和快乐。此外,他还提到了竹叶山的景色和高耸入云的树木,这些元素都增添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雪景图,展现了词人对故乡和家人的思念之情。词人运用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手法,成功地传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