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三重九。
叹年来、燕台寂寞,酒人非旧。
遥望秦川边沙远,客泪徒盈襟袖。
想塞下、秋来风候。
白草黄榆天无际,向图书、何处消闲昼。
泉一勺,秫千亩。
同心最苦离居久。
藉云鸿、题书千里,往来亭堠。
悔不短衣从兄去,猎马千群关口。
便作使、秦娥行酒。
酒后狂呼双耳热,更弯弧,射碎辕门柳。
穷塞主,可能否。

【赏析】

《金缕曲·寄谭七郡丞兄在榆林》是一首词,作者为纳兰容若。此首乃其赠友之作,表达了他与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故土的眷恋之情。

一、二句“一别三重九”,点明了时间背景。重阳节,又称“重九”、“九日”,是中国传统的四大祭祖节日之一。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的风俗,以示敬神攘灾,祈福避祸之意。而此处的“三重”则暗含了诗人对故友分别之痛,因为自两人结识以来,已经过了三次重阳节了。

三、四句“叹年来、燕台寂寞,酒人非旧”,表达了诗人对于故地的思念和感慨。燕台,指北京城。燕台本是古都长安的别称,这里指的是作者所怀念的故乡。诗人感叹自己已多年未到燕台,昔日的酒友也已经不在,心中不免生出些许寂寥之感。

五—七句“遥望秦川边沙远,客泪徒盈襟袖。想塞下、秋来风候。白草黄榆天无际,向图书、何处消闲昼。泉一勺,秫千亩”,描绘了一幅辽阔的边疆景色。诗人遥望着秦川边沙远的美景,心中不禁涌起思乡之情。他想象着塞下的秋天到来时,风吹过黄榆树梢,天地间一片苍茫。此时,他想到了远方的朋友,不知道他们在做些什么。于是,他想起了家乡的泉水和稻谷,但也只能寄托于书籍之中,度过闲暇的时光。

八、九句“同心最苦离居久。藉云鸿、题书千里,往来亭堠”。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和对他们离别后的思念之情。诗人希望他们能够早日团聚,就像云鸿一样,即使身处万里之外,也能通过书信互相传递情感。

十、十一句“悔不短衣从兄去,猎马千群关口”。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朋友的深深眷恋之情。他后悔当初没有跟随兄长一同出征,错过了许多珍贵的时刻。

十二、十三句“便作使、秦娥行酒。酒后狂呼双耳热,更弯弧,射碎辕门柳”。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他决定以使者的身份出发,带上酒和弓箭,去追寻那些逝去的美好时光。在旅途中,他尽情地享受着这份难得的自由和快乐,甚至大声呼喊起来,用双耳感受到那种热血沸腾的感觉。他还用弓箭瞄准了辕门旁的柳树,想要将它射穿。

十四、十五句“穷塞主,可能否”。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困境的无奈和对命运的无力感。他感到自己被困在这片荒凉的地方,无法摆脱这种困境。然而,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坚定地继续前行。

这首词充满了浓郁的思乡之情、友情之深、以及对故土的眷恋之情。诗人通过对故地的描写和对朋友的思念,展示了他对家乡和友情的深厚情感。同时,他也展现了自己的豪情壮志和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