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行露濡麦,野甸清无尘。
翻犁或未种,聊问彼农民。
答言土尚乾,雨方布种均。
吁嗟有是哉,不知苗硕真。
今春而谓旱,良心乃何存。
犹然雨我田,皇天其实仁。
感此博施膏,弗因一愚屯。
惰农不睯作,周书已具云。
劝劭在有司,莫孤吾谕谆。
其或力不足,资助仍宜频。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浏览全诗,把握诗意,最后对诗歌进行赏析。此题中,要注意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第一句中的“晓”,点明时间;“示”字表明目的;“直𨽻总督方观承及其属吏”,交代了对象;“一首”,说明这是一首诗歌;“有是”,表示肯定。第二句中的“濡”,指沾湿;“野甸”,泛指原野;“清”,指洁净;“无尘”,指没有杂草。第三句中的“翻犁”指耕地;“未种”,指尚未播种;“聊问彼农民”,是作者与农民的交谈。第四句中的“雨方布种均”,意为:刚刚播种完毕,雨水便纷纷降临。第五句中的“吁嗟”,表示感叹;“苗硕真”,意为:真是茂盛啊!第六句中的“今春”,指今年春天;“旱”,意为干旱;“良心”,指良知;“存”,意为存在。第七句中的“犹然”表示转折;“雨我田”,意为:仍然在滋润着田地。第八句中的“皇天”,指上天;“实仁”,意为确实仁慈。第九句中的“感此”,意为感激;“博施膏”,意为广施恩泽;“膏”,指油膏;“弗因一愚屯”,意为不因为一个愚蠢而停滞不前。第十句中的“惰农”指的是懒惰的农民;“睯不作”,意为不做农活;“周书已具云”,意为《周书》上记载过。第十一句中的“劝劭在有司”,意为劝导官吏;“勿孤吾谕谆”,意为不要辜负我的教导。第十二句中的“力不足”,意为力量不足;“资助仍宜频”,意为帮助他仍然应该频繁。

【答案】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早春时节巡视农田的情景。开头两句写田野上的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接着写作者向农民询问情况。三、四句以农民的回答进一步衬托出作者的感慨。五、六句写作者对今年春天的旱情感到惋惜,同时表达了作者对上天恩泽的感激之情。七、八句写作者看到农民辛勤劳作,心中十分感动。九、十句写作者认为农民的勤奋是值得称赞的,不应该因为一个懒惰的农民而耽误其他农民的生产。十一、十二句写作者劝导官吏不要辜负自己的劝告。最后两句写作者希望他们能够继续勤勉地工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