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寅冬临兹,茭楗筹防水。
庚午稍移南,渡时为之喜。
今去城更远,计之以数里。
混流本无定,让地任其徙。
堤不过卫城,所幸乃在此。
黄河及浑河,何不亦若是。
实又不可行,无策愁曷已。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滹沱河边修筑堤坝的情景,以及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态度。
“丙寅冬临兹,茭楗筹防水”,意思是说在丙寅年冬天,我来到这裹,开始筑起堤防来防止洪水。这里的“茭”指的是竹子,而“楗”则是用竹子做成的工具。
“庚午稍移南,渡时为之喜”,意思是说到了庚午年春天,堤坝稍微向南移动了一些,我为此感到高兴。这里的“稍移”指的是堤坝位置的一些调整。
“今去城更远,计之以数里”,意思是说现在离城墙更远了,需要计算距离才能确定具体的位置。这里的“计之”指的是进行测量和计算。
“混流本无定,让地任其徙”,意思是说河水的流动本就不受限制,我们只需要让出土地让它自由流动即可。这里的“无定”指的是河流的自然状态,而“让地”则是对土地的一种让步或妥协。
“堤不过卫城,所幸乃在此”,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虽然堤坝可能无法完全挡住水灾,但是只要它能够保护住城池,那么这就是值得庆幸的事情。这里的“过卫城”指的是堤坝要保护的城市。
“黄河及浑河,何不亦若是?”,意思是说如果黄河和浑河也能够像这里一样,那么人们又何必担忧呢?这里的“黄河”指的是黄河,而“浑河”则是指其他类似的河流。
“实又不可行,无策愁曷已”,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实际情况并不可行,我们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能感到忧愁。这里的“无策”指的是没有办法,而“愁曷已”则是一种无奈的表达方式,意思是愁绪难以消除。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筑堤防洪的过程中所遭遇的种种困难和挑战,表达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认识和感悟。他认识到虽然人类可以努力去改变环境、控制水流,但是有时候这些努力可能会徒劳无功。因此,他学会了接受现实、顺应自然,并寻找到自己的内心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