槜李至灵岩,一百卅馀里。
舟行纵顺风,比至亦晚矣。
长堤可跋马,笃速便且驶。
易马行逾刻,风帆落后已。
北南殊所习,其别乃若此。
谁挂翰林帆,昼寝方隐几。
前行马及之,舣岸行且止。
谓彼落后劳,彼喜逸无比。
饱食倦且眠,夜到亦可耳。
【注释】
- 槜李:山名,在今浙江嘉兴。灵岩:山名,在今浙江绍兴。
- 一百卅馀里:一百七十多里。
- 舟行纵顺风:乘船顺风而行。
- 比至亦晚矣:到达时也晚了。
- 长堤可跋马:长长的堤岸可以骑马。
- 笃速便且驶:快速而快捷。
- 易马行逾刻:换马行走超过一刻钟的时间。
- 北南殊所习:南北方向不同习惯。
- 其别乃若此:差别就象这样大。
- 谁挂翰林帆:谁挂着翰林学士的船帆?
- 昼寝方隐几:白天睡觉正在靠窗边坐着。
- 前行马及之:前头骑马赶上了它。
- 舣岸行且止:停下来继续前进。
- 谓彼落后劳,彼喜逸无比:认为他们落后辛苦,其实他们高兴得很自在。
- 饱食倦且眠:吃饱后疲倦地躺下休息。
- 夜到亦可耳:夜里也可以到达呀。
【赏析】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五年(公元810年),诗人自湖州赴杭州途经灵岩时所作。这首诗描写诗人在旅途中所见、所感,以及与当地百姓的交流情景。诗的前半部分描写旅途中的景色,中间两联写诗人对沿途风景的感受,最后两句抒发诗人的感慨之情。全诗语言通俗易懂,意境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是一首优秀的写景抒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