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临涿鹿城,因歌涿鹿行。
太行湿水互表里,杏村柳陌过清明。
闾阎气象略温饱,闻道去年秋颇好。
未经见岂无饥寒,粉饰词虞出宦巧。
轩辕熊罴靖蚩尤,耕桑今日三辅稠。
怀音狼㬻与石留,薄伐深入全功收,流沙西被戎索修。

涿鹿行

经过涿鹿城,唱着赞美涿鹿的歌。

太行山脉湿润的水流互相表里,杏村柳陌经过清明节。

居民的气象大致温饱,听说去年秋天颇好。

未经看见哪里没有饥寒,粉饰辞句是出自官宦巧思。

轩辕黄帝和熊罴安定蚩尤,耕桑如今在三辅地区稠密。

怀念音调狼㬻和石留,深入讨伐全功收束,流沙西边受到戎族索修。

注释:

  1. 涿鹿:即涿鹿之战,相传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黄帝获胜。
  2. 太行山:指今天的山西高原。
  3. 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四月初。
  4. 闾阎:古代对里巷门闾的称呼。
  5. 粉饰词:指修饰言辞。
  6. 轩辕:传说中黄帝的名字。
  7. 熊罴:传说中的一种猛兽,这里借指英勇的将士。
  8. 三辅:西汉时京兆尹所属的长安附近三个区域,包括左、右内史和京兆尹,今属陕西省西安市。
  9. 怀音:指思念的声音。
  10. 狼㬻(liú liù):古地名。
  11. 石留:古地名。
  12. 薄伐:轻捷地进攻。
  13. 流沙:古代对沙漠地区的称呼。
    赏析:
    这是一首咏赞历史事件之作。作者通过赞美涿鹿之战,表达了自己对于英勇善战的战士的敬佩之情。同时,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思考,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思考。
    首二句写诗人经过涿鹿城,唱起赞美涿鹿之战的歌曲。涿鹿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战役,发生在公元前207年,最终以黄帝的胜利而告终。这首诗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诗人通过对涿鹿之战的回忆,表达了自己对于英雄事迹的崇敬之情。
    第三句写太行山脉湿润的水流互相表里,杏村柳陌经过清明节。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杏花盛开,柳树发芽,清明时节,人们开始忙碌起来。这里的“杏村柳陌”指的是乡村的田野小路,而“清明节”则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人们在这一天会祭祖扫墓,表达对先人的尊敬和怀念。
    接下来四句写居民的气象大致温饱,听说去年秋天颇好。这里的“居民的气象”指的是人们的生活水平,而“温饱”则是指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状态。诗人通过对这些生活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于民生安定的感慨之情。
    第五句写未经看见哪里没有饥寒,粉饰词虞出宦巧。这里的“粉饰词虞”指的是粉饰太平的言辞,而“宦巧”则是指官员的巧言令色。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于官员贪污腐败行为的批评和反感。他认为,官员应该以身作则,为人民服务,而不是追求个人的私利。
    第六至九句写轩辕黄帝和熊罴安定蚩尤,耕桑今日在三辅地区稠密。这里的“轩辕黄帝”指的是黄帝,而“蚩尤”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恶魔。诗句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表达了对于国家安定和人民幸福生活的向往。
    第十句写怀音狼㬻和石留,深入讨伐全功收束,流沙西被戎索修。这里的“怀音狼㬻”指的是怀念的声音,而“石留”则是古地名。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于国家安定和民族团结的坚定信念。他认为,只有通过团结一心,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和忧虑。同时,诗歌的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