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旧帝都,扶风拱黄图。
昔为繁华里,今为禾黍墟。
金张贵既歇,邹枚文亦忽。
惟有金铜仙,流泪辞汉月。
仆夫秣我马,家人送我行。
客途始于此,据鞍且复停。
四顾何所往,吾意方茫茫。
凉秋多悲风,偏拂征人裳。
放马蘼芜坡,散步松楸下。
拾得酂侯名,未央前殿瓦。
帝业尚如此,何况蓬茨间。
愤绪填胸臆,欲语哽不言。
悲伤令人老,弃置勿复道。
瞥电能几时,成名苦不早。
蠖屈以求信,龙蛰以存身。
至今西山下,几见饿死人。
利获害每随,失暂得亦恒。
请听扶风歌,劝君权重轻。

这首诗是刘越石的《咏怀八十二首》中的第14首。

【注释】
扶风:今陕西省凤翔县,古称扶风郡。黄图:指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董卓焚洛阳时所烧的皇城图。昔为繁华里:昔日这里曾是繁华的地方。禾黍:指庄稼。邹枚文:邹阳、枚乘,西汉著名的辞赋家,因作赋讽刺汉武帝而遭祸。金铜仙:即金人,东汉时铸造铜像以镇压人民的偶像。流泪辞汉月:指汉武帝铸金人为镇守皇宫的故事。仆夫:驾车的人。秣我马:喂我的马匹。家人送我行:家人为我送行。客途:指旅途。据鞍:骑马时身子伏于鞍上,手扶着马鞍。复停:停驻。四顾:环顾四周。茫茫:茫然不知所措的样子。凉秋:深秋季节。悲风:秋风,常比喻凄凉。偏拂:偏偏吹拂。征人裳:远行的行人的衣服。放马:把马放开。蘼芜坡:山名。松楸下:山上有松树和梓木,故名。酂侯名:指萧何,汉初功臣,封酂侯。未央前殿瓦:汉代宫殿未央宫前的瓦当上常有“萧”字,所以用“萧”代指萧何。帝业:皇帝的事业。蓬茨间:荒野之中,喻指荒僻之地。愤绪:愤懑之情。胸臆:心里。方:正。悲伤令人老:悲伤使人衰老。弃置勿复道:不再谈论。瞥电:闪电。几见:几次看见。利获害每随:利益总是与损害相伴随。失暂得亦恒:暂时得到利益,也往往伴随着永久的失去。

【赏析】
诗的前两句写西京旧都的荒凉破败。“西京”,长安;“旧帝都”,指汉朝的京城长安,也是刘越石曾经生活过的京城。这两句说长安城如今成了一片废墟,昔日繁华的街巷,如今长满了禾黍。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景象啊!诗人感慨万千,不禁泪流满面了。

第三句说昔日的达官贵人现在都已不在人世,连邹阳和枚乘这样的辞赋家也被杀害了。这一句既写出了长安城的荒凉,也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愤怒。

第四句说只有在金人(指汉武帝)留下的铜像面前,才敢流泪告别那明亮的月亮。这一句写出了诗人的悲愤和无奈。

接下来的几句主要写自己的遭遇和感受。诗人说自己是被家人送到外地去的,在旅途中看到周围一切都是那么荒凉,自己的心情也变得忧郁起来。这时,突然听到一阵风吹过,带走了人们脸上的泪水,诗人感到十分难过。

诗人接着说,人生如梦,世事难料,想说话却又说不出口,只能强颜欢笑而已。这种心情是多么复杂啊!

最后两句说,悲伤让人变得苍老,被抛弃的事情不要再提了。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担忧。

这首诗通过描绘西京旧帝都的荒凉和自己的遭遇,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担忧。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命运多舛的深深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