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称见几行,宁以终日需。
醴忘穆生去,申公徒嗟吁。
遥遥千载下,此风一何孤。
惟有二疏傅,高尚能继诸。
十二通论语,吾职不为辜。
宦成而不去,后悔将何如。
公卿饯之行,祖帐临东都。
高咏蟋蟀篇,挥霍寻欢娱。
多财志损贤,多财过益愚。
不独肥遁嘉,卓识堪为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感遇十二首·其十二》的原文。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易称见几行,宁以终日需。
醴忘穆生去,申公徒嗟吁。
遥遥千载下,此风一何孤。
惟有二疏傅,高尚能继诸。
十二通论语,吾职不为辜。
宦成而不去,后悔将何如。
公卿饯之行,祖帐临东都。
高咏蟋蟀篇,挥霍寻欢娱。
多财志损贤,多财过益愚。
不独肥遁嘉,卓识堪为模。
注释:
- “易称见几行”:易经中提到要善于发现事物发展的苗头。
- “宁以终日需”:宁愿整天等待也不要勉强行事。
- “醴忘穆生去”:忘记了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的故事。伯夷、叔齐是周初的两位隐士。
- “申公徒嗟吁”:申屠蟠只是叹息而已。申屠蟠是汉朝的一位隐士。
- “遥遥千载下”:相隔了很长时间,难以超越。
- “此风一何孤”:这种风气是多么孤单啊。
- “惟有二疏傅”:只有两个隐士(指二疏和傅咸)可以继承。二疏和傅咸都是汉代的隐士。
- “十二通论语”:学习了《大学》、《中庸》等十篇文章。
- “吾职不为辜”:我不以此为辱。
- “宦成而不去”:即使有了官位也不离开。
- “后悔将何如”:如果后悔的话会怎样呢?
- “公卿饯之行”:公卿们送他出行。
- “祖帐临东都”:祖庙的帐幕也设在了东都洛阳。
- “高咏蟋蟀篇”:高歌蟋蟀的诗歌。
- “挥霍寻欢娱”:放纵地寻求欢乐和享受。
- “多财志损贤”:财富多了,反而损害了贤德之士。
- “不独肥遁嘉”:不仅自己隐居,而且还能受到人们的称赞。
- 结尾部分:“卓识堪为模”:有卓越的见解,足以成为榜样(借鉴)。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功名的态度。诗中多次提到“见几行”(及时把握事物的发展趋势)、“宁以终日需”(宁愿整天等待也不要勉强行事)、“宁贫勿折腰”(宁愿贫穷也不会屈服于权贵)等表达隐逸生活理想的诗句。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世俗功名的厌恶和批评,比如“公卿饯之行”、“宦成而不去”、“多财志损贤”等诗句反映出作者认为追求世俗功名只会损害贤德之士的形象。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赞美以及对功名利禄的不屑一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