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君贵行道,内外讵殊途。
召父及杜母,至今垂令誉。
廊庙岂不佳,衮职惭补苴。
闻君一县花,与民共欢娱。
户不闭深夜,遗不拾通衢。
东山林谷幽,宁复怀归无。
【注释】
事君贵行道:做臣子的,应该以道义行为来事奉国君。道,这里指道德、仁义。内外讵殊途:内,朝廷;外,民间,两者不是一回事。讵,岂。
召父及杜母:召公(周公旦的谥号)和杜母,都是周朝的贤臣,他们为百姓做了大量好事。垂令誉:留下好名声。垂,留传。
廊庙:朝廷。衮职:天子的官服,代指官职。惭补苴:惭愧,不称职。
闻君一县花:听到你治理下的一个县城,就像春天里盛开的花朵一样美丽。一县,指一个小县城。花,比喻政绩显著、美好。与民共欢娱:同老百姓一同快乐。与,同。
户不闭深夜:夜深人静时也没有关闭门户的情况。遗不拾通衢:路旁没有人拾取别人遗留下来的东西。遗,遗弃物。
东山林谷幽:西边山林间道路僻静。宁复怀归无:哪还会想念家乡没有呢?宁,哪。
【赏析】
此诗写潘正叔治理下的小县城,如同一个美丽的春天,使民乐业,社会和谐,自然景美,人民安居乐业,作者对此十分欣赏并加以歌颂赞扬。
首句“事君贵行道”,是说为君主做事最重要的是要讲仁义道德,这是从古代圣贤的教诲中得出的结论,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第二句“内外讵殊途”,意思是无论是朝廷还是民间,其实都不应该有什么区别。第三句“召父及杜母”,是说周朝的召公和杜伯都是忠君爱民的好官。第四句“至今垂令誉”,是说他们的事迹已经流传很久了,人们至今还称赞他们。第五句“廊庙岂不佳”,是说自己虽然不能像召公、杜伯那样为官,但自己也有一份责任,那就是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不愧对国家和社会的培养。第六句“衮职惭补苴”,是说自己感到惭愧,觉得自己的官服不够华贵,好像没有什么能称得起自己的职务似的。第七句“闻君一县花”,是说听说你治理下的一个县城就像一个春天里盛开的花朵一样美丽。第八句“与民共欢娱”,是说你同老百姓一起度过了欢乐的时光。第九句“户不闭深夜”,是说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也没有关闭门户的情况出现。第十句“遗不拾通衢”,是说路旁没有人拾取别人遗留下来的东西。最后两句“东山林谷幽”,“宁复怀归无”,是说西边山林间道路僻静,哪里还想念家乡没有呢?这两句可能是诗人有感而发,也可能是他的一种想象。
这首诗赞美的是潘正叔的政绩和美德,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