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雀篱落翔,黄鹄云霞飞。
羽翼各有用,问君当安归。
烈夫徇名誉,辩士争是非。
举事百或多,成务一已希。
方将饮醴泉,安顾吓鼠微。
【注释】
阮步兵籍:阮籍的字是步兵。
燕雀篱落翔,黄鹄云霞飞。
羽翼各有用,问君当安归。
燕雀:比喻小人,指那些没有才能的人。
篱落:指简陋的房子。
黄鹄(hú):指有才德的人,比喻君子。
“羽翼”句:指人各有所长,各有所任,不能随意妄为。
当:应该。
烈夫:指志向高远的人,即贤士。
徇(xùn)名:追求名誉。
辩士:指善于辩论的人。
百或多:很多。
成务:成就事业。一己:自己。希:少。
方将:正要。
方将饮醴泉:正要喝美酒的意思。
方将:正要。
安顾:难道顾惜?这里是反诘,意思是难道顾惜小利。
吓鼠微:害怕微小的老鼠。比喻微不足道的小事。
【赏析】
本诗是一首咏怀诗。诗人借燕雀、黄鹄、烈士、辩士、小人、贤士、大贤等形象,抒写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开头两句,诗人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了燕雀与黄鹄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生物,表现了自己鄙弃小人、鄙视贤士的态度。燕子、麻雀这类动物,常被人瞧不起,而黄鹄这种有才德的鸟,却被人视为高尚的。诗人在这里以燕子和黄鹄来作比,表达了他对小人的厌恶和对贤士的推崇。
第三四句,诗人从燕雀和黄鹄的不同命运出发,进一步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他感叹燕雀的羽毛虽然好看,却没有实际的作用;而黄鹄则能乘风破浪,翱翔于云霄之上。诗人认为黄鹄才是真正有用之辈,而燕雀只能像小人一样,靠欺骗和阿谀来求取地位。因此,诗人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羽翼各有用,问君当安归?”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小人的厌恶和鄙视,又体现了他对贤士的向往和追求。
第五六句,诗人进一步发挥自己的思想感情,指出了志向高远的人(即烈士)与只图名利、争强好胜的人(即辩士)的不同之处。他认为前者能够坚守节操,不受外界诱惑;而后者却总是在争论是非,追逐名利,不顾大局。最后两句,诗人用反问的语气,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那些只顾眼前小利、不顾大局的人,又怎能成就伟大的事业呢?
这首诗是诗人对自己所处时代的一种批判和反思,表达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担忧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于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深刻认识。